关于辅食,你的使用方式正确吗?5个常见错误观念大公开
关于辅食,你的使用方式正确吗?5个常见错误观念大公开
当宝宝逐渐长大来到需要吃辅食的阶段,需要有新的营养摄取方式,但是你喂宝宝吃辅食时,有哪些习以为常的喂食观念是错误的呢?现在就来检视你是否也犯了以下这些常见的错误吧!
辅食,这样喂可能是错的!
错误1:怕宝宝噎到,只给液态辅食
喂食辅食对宝宝日后的口腔、脸部肌肉发育及说话能力都有所帮助;相反的,若是不敢给予固态或半固态等食物,会使宝宝的咀嚼、吞咽发展较慢。口腔肌肉无法得到良好训练,对于以后发音和说话会有影响。
正确方式:依据宝宝的进食状况而定,从汤汁状辅食→泥状→半固态→固态,循序渐进。如果不确定,也可以在接种疫苗时,询问儿科医师。
错误2:才刚开始喂辅食,奶就大幅减少
4~6个月刚开始吃辅食时,大约喂1~2匙尝试即可,奶量跟平时一样,才有足够的营养。之后随着月龄增长、辅食愈吃愈多,母乳或配方奶则可逐渐减少, 1岁内,每天建议吃2~3餐辅食。
正确方式:“断奶不可断营养”。基本上,什么食物都吃过之后,六到八个月再考虑取代奶,而减少奶量的同时,添加的辅食必须丰富多样。
错误3:6个月以后才开始吃辅食
辅食可以帮助母乳宝宝补充母乳中渐不足的铁质与钙质。以下几个是宝宝可以开始吃辅食的征兆:
- 4个月时的体重,已经是出生体重的2倍。
- 宝宝容易有饥饿感,嘴巴好像想吃东西的样子。
- 宝宝对奶好像失去兴趣,开始进入厌奶期。
- 宝宝对大人的食物有兴趣,会想伸手抓食物。
- 头部稳定度足够,舌头和嘴巴肌肉控制成熟。
4个月以上的宝宝只要符合2~3个以上的征兆(尤其第一点:“4个月时的体重,已经是出生体重的2倍”),即可开始吃辅食;反之,则可继续观察,最慢6个月必须开始喂辅食。
正确方式:4个月的宝宝即可开始尝试吃辅食,尽量最慢6个月必须开始喂辅食,以训练宝宝免疫耐受性
错误4:完全不给宝宝吃易致敏食物
免疫学的角度而言,4~9个月是训练宝宝免疫耐受性的黄金期。如果太晚给辅食不但不能减少过敏机率,反而还可能会增加。
尝试新的辅食时,应观察3~5天,没有过敏反应再尝试下一种新的食物 (新食物可与已尝试过没问题的食物混合给予)。如果宝宝出现皮肤红疹、腹泻、呕吐等过敏反应,可等1、2周后,再少量尝试看看。
如果要吃肉泥,建议等到7个月以后再吃;海产的部分,建议先给鱼(大约7~9个月),例如三文鱼或吻仔鱼等,可尝试不同种类的鱼;等到1岁以后,就不用一种一种慢慢尝试了,所有食物都可以正常吃,但仍需切小块与煮较软。
正确方式:“少量多样的给予观察3~5天,没有过敏反应再尝试下一种新的食物。”
错误5:只给宝宝吃他爱吃的
食物应营养均衡、多样化。主食也不是餐餐都给饭,可以改用南瓜或地瓜。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可以想办法把它打烂,藏在其他食物里面,让他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或者尽量寻找可替代品
正确方式:食物应营养均衡、多样化,不要偏重特定的食物。
[IMAGE]https://www.shinan-drugstore.com.tw/proimages/shinanhealth/%E5%89%AF%E9%A3%9F%E5%93%81-%E5%A5%BD%E7%89%A9%E6%8E%A8%E8%96%A6-%E5%85%89%E5%A0%82/%E5%A5%BD%E7%89%A9%E6%8E%A8%E8%96%A6-%E5%85%89%E5%A0%82-%E9%BB%83%E5%BA%95-06.jpg
市售辅食挑选三要点
1.营养成分标签:
市售食品容易有一些添加剂,如为了适口性常额外添加“糖”,或因为味道和颜色可能添加色素与香料。建议选择无调味、不添加香料、色素、防腐剂及过多盐分(钠)的产品,避免造成宝宝负担。
2.致敏食物:
由于许多厂商在同一生产线上会制造不同产品,因此针对宝宝已知致敏或未知的易致敏食物皆需留意,如:花生、蛋、小麦麸质或海产等,需详细阅读产品外包装是否有相关标示。
3.食品安全考量:
厂商是否能提供产品合格相关检验 (如:产品食材农药、重金属、生菌数及大肠杆菌等),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资料参考来源:婴儿母亲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省,原文标题为《關於副食品,你的使用方式正確嗎?5個常見錯誤觀念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