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面对母亲“软操控”,如何保持个人情绪稳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面对母亲“软操控”,如何保持个人情绪稳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ryiyang.com/%E9%9D%A2%E5%AF%B9%E6%AF%8D%E4%BA%B2%E8%BD%AF%E6%93%8D%E6%8E%A7%EF%BC%8C%E5%A6%82%E4%BD%95%E4%BF%9D%E6%8C%81%E4%B8%AA%E4%BA%BA%E6%83%85%E7%BB%AA%E7%A8%B3%E5%AE%9A/

很多家庭中,家长的情绪宣泄成了孩子难受内疚的缘由,孩子总渴望自己能安慰父母,并得到认同。而这份影响不随时间消失,会延续至孩子成年后组建的家庭中。

如何应对母亲情绪的“软操控”?

共同生活时,如何应对母亲言行带来的伤痛?

怎样自我觉察,做情绪稳定的人?

阅读下文或许你也会有所启发~


图片来源:Unsplash

觉察母亲情绪的“软操控”模式

一位来访者分享了她与母亲的关系困扰。由于母亲来帮忙带孩子,两人不得不频繁相处,这让她重新体验到了过去的痛苦感受。她描述道:“就像小时候,我母亲在我的身体里扎了一些刺。这些刺对当时的我造成了伤害,但是随着我长大,依赖母亲的养育生存,这些刺就不那么凸显了,不过它们一直在。因为我比较独立,高中就离家出去念书,和母亲相处少,有冲突也很快过去。但是现在我们密集地相处,这些刺被碰到时还会疼。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母亲知道刺在哪里,因为她能很准确地击中我的要害,让我没有反抗的力气。

通过对话,来访者意识到母亲并非有意伤害她,而是无意识地利用了她的情绪弱点。例如,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母亲因为不满她不参加聚会而发火,尽管来访者已经提前说明了原因并商量好,但母亲的失望表情还是让她感到内疚,最终还是妥协了。这种模式在她们的相处中反复出现,让来访者感到疲惫和无力。

放下被母亲认同的期待

心理咨询师杨老师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她指出,来访者一直在寻求母亲的认同,这种期待让她在面对母亲的情绪时感到无力和无措。然而,杨老师强调:“其实这不是唯一的路,你不是必须要得到母亲的认同。虽然你们共同生活,但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母亲也可以发表意见,因为她是她身体的主人。你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即便母亲不同意,你也能接受,因为你的行为并不需要她的批准和允许。”

杨老师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 保持沉默不回应:当母亲用情绪操控你时,可以选择不搭话,假装没听见先走开。
  • 用撒娇来作回应:可以用撒娇的方式说出你的真实感受,比如:“我是登不上台面,但怎么办呢?你看孩子这么小,如果让他吃不饱,我当母亲的心里多难受啊!”
  • 坚持自己的立场:最重要的是不再去期待母亲的同意,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做一棵稳定的“大树”

来访者意识到,每次争执到最后,事情本身似乎都不重要了,她更害怕母亲的情绪。杨老师指出,作为成年人,可以静静地看待母亲的喜怒哀乐,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事情。“母亲可以有她的情绪,而你不需要对母亲的情绪负责,因为她的情绪大多来源于自己,而不是你导致的。

杨老师建议来访者像她妹妹一样,对母亲的不合理行为采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态度。同时,她强调:“你要为母亲负责吗?要为妈妈和爸爸的关系负责吗?要为母亲的喜怒哀乐负责吗?还是现在要为你自己,还有你的孩子、你的家庭负责?

来访者意识到,她的责任感可能源于童年时期被塑造的角色。杨老师提醒她:“如果你能更加稳定,母亲也许暂时因为你的不服从而感到不爽,但从长远看,她可能会因为你的稳定,你能镇得住这个家而在内心深处更有安全感。

最后,杨老师鼓励来访者:“母亲是她的风,不管再努力地吹她的风,我都是我的树,努力地扎根生长自己这棵树。

小编感言

期待得到父母的认可与支持对孩子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但作为成年人这份期待有时却成为了束缚。

成年后,我们的行为不再需要父母的许可,他们能给出参考建议,但最终的选择权在我们手上。因为行为的后果和代价是由我们承担,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既然如此怎能把选择权让给别人呢?

时常感叹,成年后要学会成为“自己的父母”,把自己重新养一遍。放下对他人认可的期待,也就放下了束缚,更灵活和自在的行动。当我们能对自己的行为100%负责时,也就更有力量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