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顺序表:24节气的时间脉络,你能熟背吗?建议收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4节气的顺序表:24节气的时间脉络,你能熟背吗?建议收藏!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6E57CO0553FV3Z.html
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时间记载和农事指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二十四个节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的顺序表,以及其时间脉络。
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脉络
- 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春季的开始,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回春。
- 雨水(每年2月19日或20日):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雨润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冬眠生物苏醒,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
- 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昼夜几乎相等,春季进入全面生长期。
- 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逐渐回升,春意盎然,适合踏青祭祖。
-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入夏之始,万物生长蓬勃,气温逐渐升高。
- 小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 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收获。
- 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白昼最长,正式进入盛夏季节。
-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炎热季节开始,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
- 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可能出现雨水较多的情况。
-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进入收获季节。
- 处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暑气逐渐结束,天气变得凉爽。
- 白露(每年9月7日或8日):气温下降明显,夜晚出现白色露珠。
- 秋分(每年9月23日或24日):昼夜等长,秋季进入盛收季节。
-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天气更冷,寒意渐浓,露水逐渐结成。
- 霜降(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初霜出现,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 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
-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开始出现初雪,气温急剧下降。
-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日短夜长,寒冷程度加深。
- 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23日):白昼最短,进入寒冷的冬季。
- 小寒(每年1月5日或6日):气候寒冷,寒冷程度逐渐加深。
- 大寒(每年1月20日或21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寒冷达到顶峰。
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写到最后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其顺序表和时间脉络的深入探索,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到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尽管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农事生产、节庆文化、还是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都渗透其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就是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口诀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热门推荐
胆固醇6.7属偏高,四类饮食调整助降脂
凤凰古城与矮寨大桥:湘西的古今传奇
2025年养老金新政:缴费基数上调,退休年龄延迟至63岁
曹操创立三省制,影响中国六百年政治格局
如何通过语言细节洞察句子深层含义?
走出“上火”误区:口角炎的成因解析与科学防治
智能清管器:天然气管道检测的革命性创新
漏磁检测技术:天然气管道的安全守护神
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黑科技大揭秘
CDN云化加速,智能化升级引领互联网基础设施变革
AI赋能智能CDN:优化流量管理,提升多领域服务体验
CDN技术:构建分布式防御体系,智能应对网络攻击
CDN:让全球用户告别直播卡顿的关键技术
如意金箍棒 vs 金刚琢:谁才是《西游记》最强神器?
黑神话:悟空 vs 六小龄童,谁才是真正的齐天大圣?
86版《西游记》VS续集:为什么经典难以超越?
《西游记》战力排行榜:谁才是真正的实力王者?
冬季打卡偃师,这些景点不容错过!
电热管坏了?教你快速搞定养生壶故障
白醋清洁法,让你的养生壶焕然一新
AI小冰春晚首秀:与冯巩贾玲演小品,展现科技艺术融合
ChatGPT春晚首秀:AI幽默感挑战传统艺术边界
AI首次参与春晚小品创作,<AI新传>引发观众热议
《喜剧大会》AI作品:在笑声中反思科技与生活
冬日暖心养生:经典与创新豆浆米糊制作攻略
营养师推荐:早餐午餐这样搭配,稳住血糖不犯困
【保养知识王】早C晚A保养怎么用?A醇与维生素C产品怎么挑?皮肤科医师来解答
最新研究:兔肉蛋白质含量超牛肉一倍,还护心美容
兔子肉: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肉”,三种健康烹饪方法详解
四川人有多爱吃兔肉?年消费2亿只,108种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