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KG-RAG:跨越大模型智能体AI Agent的知识和创新性的鸿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KG-RAG:跨越大模型智能体AI Agent的知识和创新性的鸿沟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2401_85343303/article/details/139647198

在AI领域,大语言模型(LLM)智能体(LMA)在处理知识密集型任务时面临着信息幻觉、灾难性遗忘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KG-RAG(Knowledge Graph-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框架,通过将知识图谱与LLM结合,显著提高了LMA的知识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KG-RAG的工作原理及其在ComplexWebQuestio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

智能系统与AI Agent

在深入探讨KG-RAG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智能系统和AI Agent的基本概念。

智能的本质一直是哲学和科学探索的重要课题。从18世纪的丹尼斯·迪德罗到20世纪的艾伦·图灵,人们对智能的定义不断演变。如今,AI Agent被定义为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人工实体。

AI Agent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感知、大脑和行动。其中,大脑部分负责决策、规划和推理,通常通过语言模型实现。然而,LLM在处理知识密集型任务时存在一些固有挑战,如产生错误信息的倾向、处理长上下文的限制以及灾难性遗忘等问题。

KG-RAG框架

KG-RAG(Knowledge Graph-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解决LLM挑战的框架。它通过整合结构化知识图谱(KGs)来增强LLM的功能,从而减少对LLM潜在知识的依赖。

知识图谱是一种用于表示和存储信息事实的方法,通过节点(实体)和边(关系)来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例如,“蒙娜丽莎”、“达·芬奇”和“卢浮宫”等实体通过“绘制”、“位于”等关系相连接。

谷歌搜索就是使用知识图谱的一个典型例子。当用户查询“谁是Entrepreneur First的首席执行官?”时,谷歌通过其知识图谱识别实体并导航关系,从而提供准确答案。

KG-RAG的工作原理

KG-RAG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 知识图谱构建:将非结构化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图谱
  2. 检索:通过Chain-of-Explorations(CoE)算法进行相关性检索
  3. 响应生成:生成连贯且上下文恰当的回应

其中,CoE算法通过规划、KG查找和评估三个组件来系统地探索知识图谱。它使用向量相似度搜索和Cypher查询的组合来识别相关节点和关系,并利用LLM进行过滤和选择。

实验结果

在ComplexWebQuestion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KG-RAG在减少幻觉内容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基础向量RAG方法相比,KG-RAG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查询。

未来展望

通过将KG和LLM整合,KG-RAG为开发能够处理知识密集型任务的智能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的进步,这种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人类与智能体交互的自然性。

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种“扩展思维”的类比变得尤为重要。正如人类使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等工具来扩展他们的认知能力一样,基于LLM的智能体也可以通过外部认知扩展来增强其认知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