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先天八卦,你知道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先天八卦,你知道多少?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5/16/84188236_1134164698.shtml

先天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易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宇宙生成过程的模拟,也是对世间万物的分类和解释。从伏羲创立八卦开始,经过历代易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体系。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先天八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宇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而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被认为是高温高压,无边无际,无中心点的气态形式,它是现代宇宙物质的最原始形态,(这也应该是气一元论所说的气)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无极。

在某一时刻由于某种不知名的原因在某一空间点上突然发生了能量的剧烈释放,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结束之后,气体开始冷却,使得清轻热之气在上,浊沉冷之气在下,这就是我们说的阴阳两仪。所以太极的状态应该是指有参考点能够分出上下两仪的这种状态,即两仪存在于太极里,这也是我们的太极图画成阴阳两鱼环抱于太极圈里的原因。这里的仪是一个易学界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宇宙形成初期太极状态下的两个部分,分别叫作阳仪和阴仪,分别指代清轻热和浊沉冷的两个部分,我们用符号

⚊ 阳爻

⚋ 阴爻

表示。

爻也是易学界的表示阴阳两种符号的专有名词。

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冷却,我们又对阴阳两仪进一步划分阴阳,于是得出了四象,即:⚌ 老阳(太阳)

⚍ 少阴

⚎ 少阳

⚏老阴(太阴)

象也是易学界专有名词,指的是阴阳两仪进一步划分的四个部分。又再对四象进一步分别划分阴阳得出八卦,即:

☰乾 三连

☱兑 上缺

☲离 中虚

☳震 仰盂

☴巽 下断

☵坎 中满

☶艮 覆碗

☷坤 六断

卦也是易学界专有名词不再累述。

八卦的划分过程,是宇宙形成过程的模拟,从乾到坤依次对应1到8的卦序。在这一过程当中,随着气温的降低,那些沸点稍低的物质,首先液化成液体。又再进一步的冷却,沸点次低的物质又液化成液体,而熔点稍低的物质首先固化成固体。又再继续冷却,宇宙就形成了气,液,固三种形式共同存在的整个宇宙。如果觉得对宇宙的这一形成过程不甚明了难以理解的,那我就再举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让你秒懂——假如这个宇宙就只有水,没有其他任何物质,请注意,我说的是假如。那么当宇宙还没有冷却到低于100摄氏度的时候,整个宇宙都是气态形式的水,即汽,因为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当宇宙冷却到低于100摄氏度高于0摄氏度的时候,整个宇宙都是液态的水,因为水的熔点是零摄氏度。当宇宙冷却到0摄氏度以下时,整个宇宙都是固态形式的水,即冰。可是宇宙里的物质不仅仅有水,而每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又各不相同,所以在常温下宇宙就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共同存在体。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宇宙是不是还会继续冷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现在宇宙正在膨胀,所以宇宙的密度在不断的减小。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当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有的物质能量都会向相反的过程内缩,宇宙能量就会不断的向一个点上聚集,这就是宇宙大坍缩。而在此过程当中,压强和温度都会不断的增高,所有的物质又都会逐渐的转变为气态形式,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重新回到无极的状态,说不定又会产生下一次宇宙大爆炸呢。

自从宇宙形成气液固的共同体之后, 又再经过久远而复杂的变化,地球终于孕育出了生命,之后就开始了生命的进化演变过程,最后形成了动物,植物和人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自从有了人类这一高级智慧生物,人们就尝试着去解释宇宙。而上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就是对宇宙形成的模拟。

相传八卦是由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所创。伏羲仰望苍天,俯视大地,立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创立了八卦。起初是用来演绎宇宙生成和归类世间万物的,不过后来的易学家们逐渐对八卦进行开发利用,包括周文王演八卦,将八卦的卦与卦叠加,得出了64卦,八卦就被运用到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山,医,命,卜,相。为了有所区别,人们将伏羲的八卦称作先天八卦,而把周文王演绎的八卦叫后天八卦。因此说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伏羲创立八卦时提到无极生太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表述,但我认为这样的理论在那时已经存在,但可能只是以非文字的方式流传。而这种表述我们最早是在《易经》的《易传》里见到。这是八卦建立的基础框架,是骨干,任何易学理论的建立和运用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下面我将就先天八卦在常见事物中的常用情况进行剖析讲解。

❶预备知识铺垫——四象的生成和对应的方位和季节:四象由两仪而生,四象的符号仅仅是语言上的描述的写法,不对应阴阳之气所处的位置,因为阴阳是相对的,没有参考无法谈及阴阳。四象对应的方位为老阳——代表南方夏季,少阴——代表西方秋季,少阳——代表东方春季,老阴——代表北方冬季。注意,这里只是类比,用其阴阳之气含量的多少和变化趋势来类比四季和方位,请看下图:

❷八卦对应四时方位——

关于用八卦对应四时方位,在易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两个易派。一个易派认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另一个易派认为上南下北,左西右东,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是彝族人使用的八卦图

第一个易派主要在汉族群体里流传,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叙述方便,我给它取名为汉卦位。第二个易派主要在少数民族内流传,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犹如昙花一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在苗医,彝医等少数民族的易学领域内依稀看到它的影子。为了叙述的方便,我给它取名为胡卦位。

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汉卦位,我们发现,代表秋天的少阴⚍分出的两卦——离卦☲和震卦☳却用来去代表春天,而代表春天的少阳⚎分出的两卦——巽卦☴和坎卦☵却用来去代表秋天。相信这个问题困扰过很多易学新手,其实我们想一想现实生活中老子当官,儿子就一定当官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当然就现在来讲,由于官僚机构的腐败,如果老子在官僚机构那么儿子在官僚机构的可能性极大。但这是属于社会问题或者政治问题,与易学无关。其实我们无论是用四象还是用八卦去类比包括但不限于四时方位时,都是根据其阴阳之气的状态和变化情况去类比事物及其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的,而不能机械的按照八卦或者是四象的生成次序去类比事物,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大家看看离卦和坎卦,离卦是两阳爻夹一阴爻,阳气略胜,并且有增长的势头,这不象征着春天吗?而坎卦则是两阴爻夹一阳爻,阴气略胜,而且有增长的势头,这不象征着秋天吗?

现在咱们再来看看胡卦位:我们很容易看出胡卦位很好的解决了四象及其分出的八卦与四时方位的一致性,但是在象的对应上却与汉卦位截然相反,由此我们可知它肯定是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一套易学理论体系,跟汉卦位的理论体系肯定不一样。

在上面我提到过,汉卦位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胡卦位却如昙花一现,渐行渐衰,时至今日几乎销声匿迹,这是什么原因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那个遥远的上古时期。相传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伏羲和女娲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自从伏羲发明八卦以后,人们便将八卦运用到包括但不限于四时方位的方方面面。在八卦与四时方位的运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方式形成了两大阵营,即在炎黄部落阵营里流传的汉卦位和在蚩尤部落阵营里流传的胡卦位。在涿鹿之战后,由于蚩尤大败并被杀于涿鹿之野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涿鹿县,(关于蚩尤被杀的地点,历史学界有争议,但是主流的说法是涿鹿县)其残余人马一部分归入炎黄部落。一部分逃往北方建立了古黎国,大约位于今天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带。还有一部分人马逃往南方,约在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就这样蚩尤的残余人马形成了黎族,瑶族,苗族,彝族,侗族等等各少数民族。

涿鹿之战后黄帝统一了中原,这也使得汉卦位易学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胡卦位易学只是零星地散乱地在各少数民族里渐行渐衰,时至今日几乎消失殆尽,只在苗医、彝医等少数民族的易学领域内依稀可见。

❸以北半球为参考,先天八卦与太阳在地球上直射点的对应:

乾——夏至,北回归线。

巽——立秋,约北回归线和赤道中间。

坎——秋分,赤道。

艮——立冬,约赤道和南回归线中间。

坤——冬至,南回归线。

震——立春,约南回归线和赤道中间。

离——春分,赤道。

兑——立夏,约赤道与北回归线中间。

然后又接乾——夏至,北回归线,如此往复。

请看下图:

❹离火坎水的问题:一天当中,早晨为坎,含有露水,气温略低于傍晚,而傍晚为离相对早晨气温会高一些,所以离火坎水;一年之中春天是由冬转暖的,含有寒气,叫春寒,而秋季则是由热转凉,相对春天来说气温会略高,所以离火坎水;离卦处在阳仪里,阳为天,坎卦处在阴仪里,阴为地,在天为气,为象,在地为形,为体,所以离火坎水。

综上所述,先天八卦由伏羲所创,最初是用来解释宇宙生成过程和归类世间万物的。后来的易学家们将其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易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