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宝便便全攻略:从颜色到性状,一文读懂宝宝排便健康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宝便便全攻略:从颜色到性状,一文读懂宝宝排便健康指南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893410897_70db285102701gx2q.html

宝宝的排便情况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从颜色、性状到次数,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反映宝宝的健康状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宝宝便便的各种特征及其可能代表的健康信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宝宝便便常见的颜色和性状有哪些?

一般来说,家长们在对宝宝大便观察时,主要是看大便的颜色、性状以及大便的次数。

实际上,要了解宝宝大便是否有问题,不仅要从大便的性状、颜色等等分析,因为不同宝宝的饮食结构和年龄不一样,会存在很多个体差异,所以还需结合宝宝的体重和精神状态。

Q1 颜色

正常的大便颜色丰富多彩,比较常见的有金黄色、土黄色、绿色、棕色等。

  • 宝宝的便便五颜六色,跟摄入的食物有关,尤其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例如有些宝宝吃了胡萝卜,便便就带了红黄色;有的吃了火龙果,便便就像流血了似的;如果绿色蔬菜吃得比较多,可能大便也会变成绿色,那么所以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 大便的颜色也跟胆汁的作用有关系,胆汁的分泌也会让宝宝的便便呈现出黄绿色。

  • 如果大便在肠道里面的时间越长,肠道内的细菌作用时间越长,它的颜色就会越深。
  • 此外,大便颜色跟摄入食物的酸碱度有关系。如果酸性食物吃的比较多,比如说鱼、肉、蛋等等,大便颜色会偏黄一点;如果摄入碱性的食物,如蔬菜、紫菜等,大便颜色可能会偏绿色。
  • 因此,大便颜色只是观察的一项指标,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宝宝的大便颜色跟往常不一样就很紧张。先想一想宝宝最近吃了什么,再结合宝宝有没有其他的精神不好或胃口不好等问题综合分析。

家长问:为什么宝宝的便便是绿色的?

  • 新生儿出生后6~12个小时左右,会排出墨绿色的便便,比较粘稠,通常没有什么臭味,是由胎儿吞入的羊水以及胎儿脱落的分泌物所组成的。
  • 等到生后两三天,宝宝的大便就会呈现黄绿色,然后慢慢地变成黄色,开始向正常大便过渡。
  • 此外,对于吃奶粉的宝宝来说,由于奶粉里面的铁含量相对高一点,如果铁没有完全吸收,便便排出来铁剂氧化了就容易变成绿色。

Q2 性状

一般来说,宝宝正常的便便是糊糊状,也有的是条状的,但应该是粘稠状而不能太稀。

Q3 次数

正常的大便次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一天可以拉好几回,有的好几天才拉一回,有的一天拉一次。

  •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天可能有好几次,有的一天25次,还有的一天78次,吃完就拉,这是生理性的腹泻,也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 有些母乳宝宝可能好几天才拉一次,这往往是因为宝宝消化吸收得比较好,食物残渣比较少,不足以产生肠蠕动耳刺激形成大便,所以会有好几天才拉一次的情况出现。
  • 随着孩子的月龄增长,大便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
  • 所以,要观察宝宝的便便是否正常,除了颜色、性状和次数之外,还需要结合孩子的精神情况、吃奶情况、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宝宝排便时候是否困难、肚子是否胀痛等情况来综合分析。

不同性状便便提示宝宝的健康状况如何?

01 出生24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

新生儿一般生后6~12小时会排胎便,如果24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的话,一定要尽快检查,排除消化道的先天畸形

02 灰白便

如果宝宝从出生开始一直拉的都是陶土样的灰白色大便,但小便呈黄色,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要赶紧去看医生。

03 豆腐渣样大便

如果宝宝的大便是豆腐渣,偏稀,呈黄绿色,带有粘液,有可能提示孩子患有霉菌性肠炎,再观察一下宝宝口腔里面是不是伴有鹅口疮的存在。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04 绿色稀便

如果说大便量非常少,次数比较多,大便很稀呈绿色,有可能是因为喂养不足造成的。家长要及时增加奶量,观察宝宝便便是否慢慢转为偏黄。

05 油性大便

油性大便表面光亮,淡黄色呈液体状,往往提示食物中的脂肪多了。妈妈要注意调整一下饮食结构。

06 蛋花样大便

蛋花样大便较稀,像蛋花汤一样,大便次数增多,有的一天拉五六次甚至更多,提示宝宝可能存在消化道的病毒感染,或者消化不良、过敏、乳糖不耐受等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化验检查,然后再针对性地处理。

07 臭鸡蛋便

便便的味道像臭鸡蛋一样,往往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者是说蛋白质的消化功能不良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蔬菜吃的少,肉类鸡蛋吃的多,就说明宝宝蛋白质摄入量过高,导致消化不良,家长要适当增加蔬菜,减少蛋白质。

此外,宝宝拉臭鸡蛋便也有可能是由于宝宝肠胃消化功能受影响,例如病毒感染导致肠道功能受损,蛋白质消化不良等,也需要及时调整饮食情况。

08 水便分离大便

水便分离就是大便中的水分增多,像汤一样,水分与大便是分离的,而且排便次数比较多,这种往往提示宝宝有肠炎、腹泻等疾病,要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去检查治疗,并注意宝宝用品的消毒。

09 泡沫样大便

泡沫状的大便含有很多的泡沫,比较稀,带有明显的酸味,有可能也是消化不良,或因为吃了过多含糖比较高的食物或淀粉类的食物,导致食物在肠腔中的发酵增多,糖消化不良产生泡沫,这种情况也要调整宝宝的消化功能,或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10 便秘

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比较费力,有时带有血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宝宝对营养的吸收出现问题,先天性肠道疾病,或排便习惯不好造成的。

大多数的便秘问题都是功能性的,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如多吃蔬菜、纤维素之类的食物,做一做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或者用一些药物如乳果糖等来软化大便,矫正宝宝的排便习惯等措施来缓解。

如果宝宝经常出现腹胀,而且便秘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化验检查,找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让宝宝拉出“黄金便”,家长有哪些秘诀?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疾病的影响,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让宝宝的便便尽可能地正常:

1 饮食均衡

对于吃母乳的宝宝来说,宝妈要饮食均衡,荤素搭配得当,避免大鱼大肉。尽量不吃生肉。

添加了辅食的宝宝,特别是饮食接近成人阶段的孩子,也要注意不要偏食挑食,饮食均衡。

2 喂养方式得当

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奶量比较平均,不要饥一顿饱一顿,甚至过度喂养,以免影响宝宝的胃肠消化功能。当宝宝生病身体比较虚弱时,也要注意少量多次喂养。总之,要根据孩子的状态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

3 根据宝宝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

经常会看到有家长说我们家宝宝吃这款奶粉特别好,爱长肉,另一个家长听到以后就赶紧去换。但每个宝宝的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换奶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不适应,导致腹泻,如果腹泻没有处理好,时间长了会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因此,家长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物。

4 注意防寒保暖

宝宝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够完善,有时候肚子没注意保暖就容易着凉,大便变稀,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不必穿得过厚,只要宝宝不出汗,身体保持温暖即可。

5 增强宝宝体质

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平时注意防护,如果家人生病,要戴好口罩或者跟宝宝暂时隔离防止传染,以减少宝宝疾病的发生。

6 培养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一般来说,两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开始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了。家长可以按照宝宝的习惯,制定一个时间段,到了这个时间段就让宝宝去蹲一蹲便盆,不管宝宝能不能解出大便,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