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床试验论文图表展示指南:从基线数据到计量资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床试验论文图表展示指南:从基线数据到计量资料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azplm12_3/article/details/145508550

在撰写临床试验论文时,正确展示数据图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线数据、试验信息以及结局数据中二分类频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展示方法,帮助研究人员更专业地呈现研究结果。

基线数据展示

基线数据是所有类型试验必须提供的信息,用于描述研究样本的特征。通常采用表格形式展示,以变量名称为行标题,不同组别为列标题。表格应包含人口学资料、可能影响结局的变量以及相关医疗记录。在随机对照试验(RCT)中,通常不需要提供合计数据或进行组间差异比较。


表1:基线数据展示示例

试验信息展示

试验信息展示用于清晰直观地描述试验进程中的关键操作和各组人数变化。通常采用流程图形式,按照时间和操作顺序排列,重要节点包括随机分组、完成随访及数据分析等。


图1:试验信息流程图示例

二分类频数资料展示

二分类频数资料在试验研究中常见,如性别、事件发生与否等。主要结局数据表格和副作用表格均包含大量二分类资料。表格形式与基线数据类似,但需要增加效应指标大小和P值的报告。对于复合终点事件,需要分别提供各事件单独发生的数量与百分比。

效应指标包括点估计值和区间估计,通常使用95%置信区间。安全性信息也需要进行报告,表格形式与主要结局事件类似,但只需报告P值。


表2:二分类频数资料展示示例

计量资料展示

单个时间点的组间均值比较

分析定量结局指标时,常见的方法是直接比较不同干预组的结局指标差异。但考虑到基线水平的影响,更合理的方法是采用协方差分析(ANCOVA)来调整基线水平。

多个时间点计量数据的分析与展示

多个时间点的计量数据可以绘制折线图展示,以时间为横坐标、指标数值为纵坐标。分析方法包括:

  • 两组均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不同下降率(或升高率)的组间比较
  • 特定时间点的独特价值分析

偏态分布数据的处理

当数据呈偏态分布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数据转换(如取自然对数)
  • 非参数检验
  • 将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


图2:多个时间点计量数据展示示例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确保临床试验论文中的数据展示既专业又清晰,有助于读者准确理解研究结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