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观看一座大教堂?细数欣赏哥特式建筑的五个视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观看一座大教堂?细数欣赏哥特式建筑的五个视角

引用
豆瓣
1.
https://m.douban.com/note/861424683/

哥特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尖拱、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闻名于世,是中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从法国兰斯大教堂到德国科隆大教堂,这些宏伟的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结晶。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哥特式建筑的魅力呢?本文将从五个不同的视角,带你深入探索哥特式建筑的奥秘。


兰斯大教堂

当你站在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前,你会被其宏伟壮观的气势所震撼。高耸入云的尖塔、繁复精美的雕刻、令人惊叹的玫瑰花窗,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中世纪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走进大教堂内部,你会被那巨大的空间感所震撼。交叉肋拱营造出的曼妙弧线、轻盈的柱子、以及透过彩色玻璃窗洒下的斑斓光线,仿佛将你带入了一个神圣的天堂。


科隆大教堂,尖塔高 157 米,1880 年完工时是全球最高建筑

艺术的民族性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瓦萨里在《名人传》中将哥特式建筑斥为“粗野混乱的幻想”,认为它们是北方野蛮的“哥特人”所造的丑恶建筑。然而,到了18-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各国学者开始为本国的哥特式建筑感到自豪。德意志青年歌德将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形容为“一棵壮观高耸、浓荫广布的上帝之树”,赞美起哥特式教堂,认为它们代表了伟大的德意志民族艺术。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结构与技术的视角

建筑史家维奥莱·勒·杜克认为,哥特式建筑有其统一的结构理性。以12世纪重修的圣德尼修道院教堂为例,这座许多人认为的第一座哥特式教堂,通过运用交叉肋拱和尖拱,减小了侧推力,并大胆地撤掉罗马式的厚重墙体,只留下支撑用的柱子,形成开放通透的空间。同时,墙壁变薄,可以大面积开窗,解决了罗马式教堂采光的问题。在外侧则使用飞扶壁进行支撑,使整个教堂能够轻盈地垂直向上生长。


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对比

象征性解读

弗兰克尔展示了交叉肋拱的审美含义,认为哥特式教堂布满对角线的拱顶拥有更丰富、开放的空间视角。更进一步,他将这一审美特性延伸到意义与形式的象征上:教堂平面代表十字架、雕有《最后的审判》的教堂大门代表通往天堂的大门、圣德尼修道院教堂中的十二根立柱代表十二使徒等等。大教堂成为一种精神艺术,所有部件组合起来就是基督的象征。


沙特尔大教堂的雕塑

图像学的观看方式

潘诺夫斯基的《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指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就是哥特式教堂出现的原因。经院哲学的无所不包、命题主次逻辑的清晰性以及命题的独特性与演绎推理,都与哥特式建筑结构上的清晰性、统一性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对光的运用也是哥特式教堂的一大特点。絮热对圣德尼修道院教堂的改造中,大片的彩色玻璃窗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圣德尼修道院教堂的玻璃彩窗

视觉体验的视角

雷希特在《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中,从视觉体验切入,囊括建筑、雕塑、彩画玻璃、金银工艺等物质基础,试图为哥特式艺术的诞生给出一个更为全面的答案。他提到大教堂的一切设计都围绕着当时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即在教堂内所举行的圣体圣事和当众举扬圣体的活动。这种整体的视觉体系也包括雕塑、彩窗等元素。雷希特对大教堂彩窗的分析尤为精彩,他发现彩色玻璃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一天中不同时刻之下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彩窗上的图像不会像壁画那样有纵深的立体感,而成为一种完全的二维空间。


《七件圣事》 by Rogier van der Weyden


圣厄斯塔什玻璃彩窗

通过这五个视角,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哥特式建筑的艺术价值,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每一座哥特式大教堂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录着中世纪欧洲文明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视角,去实地探访这些伟大的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震撼与启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