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碎片化睡眠”比熬夜更可怕?几招拉长睡眠黄金时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碎片化睡眠”比熬夜更可怕?几招拉长睡眠黄金时间→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1011329_355330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当代人普遍存在睡眠问题,其中“碎片化睡眠”尤为值得关注。这种睡眠方式不仅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什么是碎片化睡眠,其潜在危害,以及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什么是睡眠碎片化?

简单来说,睡眠碎片化是指在夜间睡眠过程中频繁醒来,且每次醒来都需要费力重新入睡。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中会短暂醒来几次,但这些短暂的清醒状态通常持续时间很短,且人们往往不记得。而碎片化睡眠则不同,每次醒来都会让人清晰意识到,并需要花费时间重新入睡,这种状况反复多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

长期的碎片化睡眠可能会带来以下健康问题:

  1. 更容易抑郁:睡眠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时期——快速眼动睡眠期。这个时期,人的记忆会被梳理巩固,情绪会被调节优化,保持稳定。而“睡眠碎片化”会反复打断这个时期,导致负面情绪积累,使人情绪低落。

  2. 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睡着之后,如果突然醒来,身体会产生负担、做出应激反应,这叫“唤醒负担”。身体的唤醒负担越大,心血管的健康风险也越大,增加了猝死风险。

  3. 更容易痴呆:睡着之后,大脑里的血液会周期性地流出,此时“脑脊液”会趁机冲进大脑,把大脑里的毒素清洗掉。但如果睡眠总断断续续,脑脊液的“洗脑工作”就会被打断。毒素(比如导致老年痴呆的B淀粉样蛋白)就更容易沉积增多,影响大脑功能。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1. 生活方式调整

  • 放下手机: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机,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
  • 午睡:适当午睡有助于缓解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研究表明,有规律的午睡与更好的认知功能以及更低的痴呆症发病风险相关。建议午睡时间控制在15分钟至30分钟之间。

2. 饮食调整

  • 多吃抗炎食物:日常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抗炎食物”,来抵消睡眠不足带来的全身炎症。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学会联合发布了《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其中给出了生活中常吃的抗炎防癌食物:
  • 全谷物食物:糙米、燕麦、荞麦、黑米、玉米、大麦、薏米等全谷物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
  • 不饱和脂肪:三文鱼、金枪鱼等鱼类,核桃、杏仁等坚果,橄榄油、菜籽油等都富含不饱和脂肪,有利于身体形成抗炎内环境。
  • 优质蛋白质:鱼类、家禽、鸡蛋、瘦红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
  • 蔬菜和水果:菠菜、油菜、芹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以及苹果、梨、橘子等水果。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3. 改善睡眠习惯

  • 避免睡前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大脑活跃程度更高、深睡眠时间更少。
  • 避免睡前饮酒:睡前饮酒虽然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会导致睡眠变浅、浅睡眠时间延长、中途觉醒次数增多,使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 避免开灯睡觉:即使在睡眠状态下,人也能感知到外界光线,影响睡眠质量。
  • 避免睡前玩手机:屏幕发出的人造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乱睡眠节律。
  • 避免睡前吃夜宵:晚上大吃大喝,尤其是进食油炸、辛辣的食物,会影响消化,进而影响睡眠。
  • 避免睡前过度用脑:睡前用脑过度会导致大脑持续兴奋,难以入眠。
  • 避免睡前“卧”谈:睡前聊天容易让人情绪激动,影响入睡。
  • 避免睡前剧烈运动:适量运动对睡眠有益,但睡前过度运动则会降低睡眠质量。

助眠小妙招

1. 泡脚

冬季天气寒冷,睡前1小时,可以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有助于脚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得到放松,使入睡更加容易,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冬季泡脚可以尝试以下中药泡脚方:

  • 安神助眠:首乌藤、郁金、合欢皮、香附、石菖蒲、远志各30克。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安神,适用于焦虑、失眠、健忘人群。
  • 风寒感冒:艾叶30克、生姜30克、葱白20克、紫苏30克、防风20克。功效:温经散寒、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人群。
  • 温阳散寒:艾叶40克、生姜40克、肉桂20克、吴茱萸30克。功效:通经活络、温胃散寒止痛,适用于寒性胃痛,症状为胃脘冷痛,遇热痛减,受冷加重等。
  • 缓解足痛:透骨草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鸡血藤30克、丹参20克。功效: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足跟痛。

注意事项

  • 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用40℃左右的温水泡15~20分钟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 妊娠期和经期谨慎泡脚,儿童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等特殊人群,还需注意泡脚的时长、温度等,具体是否可以泡脚、如何泡脚,请咨询医生。

2. 梳头

头顶是多条经络汇聚之处,有不少重要穴位,比如百会穴、四神聪穴等。睡前梳头,可以帮助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有助于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 百会穴位于头顶处,两耳最高处连线中点。平时可以用食指轻轻按摩,能起到调节周身气血的功效,10次左右即可。
  • 四神聪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拇指第一关节宽度)。用食指轻轻点按,每个位置10次左右。经常按摩四神聪穴,可以起到镇静安神、醒脑通窍的作用。

梳头时可以考虑牛角梳,睡眠不好时多梳梳,可以镇静安神,有助睡眠。除了牛角梳外,建议选择黄杨木梳或枣木梳。

3. 喝水

人在熟睡时,血液中水分会减少,血液黏稠度就会变高。睡前5分钟喝一小杯温水,既不会影响睡眠,还可以帮助缓解夜间水分丢失,让血流更加通畅,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

建议选择温热的白开水,水的温度与体温大致相当即可。饮水量不宜过多,100毫升左右即可,喝水时要小口慢饮,先把一口水含在嘴里,然后再慢慢咽下去。

对于心衰患者或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来说,每日饮水量及饮水时间应严格遵循医嘱。

4. 揉腹

睡觉前,要把心静下来,让气血回归脏腑。此时揉腹,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平衡脏腑功能。此外,睡前揉腹,还能帮助肠胃蠕动,加快新陈代谢。

平躺在床上,搓热双手后放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揉肚子数十圈,注意力度要适中。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保持身心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