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资本招商,本质是主动用资本促成产业落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资本招商,本质是主动用资本促成产业落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anikawa.com/news/observation/1829.html

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招商"模式,以股权财政取代传统的土地财政,不仅能够应对财政压力,还能更精准地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本招商的各个阶段和模式,并分析合肥、苏州、深圳等地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政府"资本招商"的出现,是"土地财政"日渐衰微背景下,地方政府向"股权财政"转型升级的必然,也是积极应对"过紧日子"的良策。

为何这样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强调有效投资的当下,最重要的是,掌握主动出击权,被动招引不来好项目。投资与招商同步的"资本招商"模式,可发挥放大效应,让更多资金精准投向产业转型、撬动双招双引,极大提高了地方政府与园区招商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三大阶段 五大模式

相信很多人,对"资本招商"、"基金招商"有一个模糊概念。经常会从各地新闻中看到政府引导基金动态,诸如近期上海宣布启动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等。还会在各大媒体上看到,2023年我们的引导基金迈入千亿时代,新成立的千亿级规模引导基金总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亿元。

那么,地方政府"资本招商"到底经历哪些阶段呢?此处,我们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阶段:

  • 第一阶段,名股实债。因为政策原因,这个阶段已经过去。
  • 第二阶段,股权投资招商,也可称为基金招商。其实质是对项目的直接股权投资。通过对项目的股权投资换取产业落地当地,甚至是公司注册地改迁当地。
  • 第三阶段,母基金招商,又称"基金的基金",是指以基金作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母基金具有低风险性、低流动性、中收益性以及汇聚资源的网络效应;通过分散投资于各种优秀的子基金,配置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基金管理团队,兼顾收益的同时分散投资风险。

了解完基础的发展阶段,还需要知道,常见的资本招商的"打法"。

  • 子基金返投: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对子基金进行返投约束,要求子基金带动项目落地。这种模式主要以盲池子基金为主,是引导基金最传统的模式。子基金的投资人中除了引导基金,还有较多的社会化投资人,因而很难把控完成返投进度,完成招商引资难度较高。
  • 专项基金:相对于盲池子基金而言,专项基金瞄准的是确定会在当地落地的项目。参与专项基金的投资需要政府基金对于项目有比较强的判断能力。
  • 直投招商:顾名思义,就是政府全部出资的基金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参股项目,引导项目落地。这对基金管理人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管理人既具备直投能力,也要具备招引项目的能力。
  • 定增招商:一级市场投资,往往短期无法覆盖到成熟的已上市"龙头企业",而地方政府最希望招引的好项目也大多出自这些"链主"企业。基于此,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从而带动募投项目落地的定增招商模式,成为不少引导基金正在探索的路径。这要求政府招商团队具备行业研究、二级市场分析能力。
  • 并购招商:简言之,政府基金通过直接并购企业,从而带动企业在地方落地的模式。这种操作方式难点在于政府基金需要介入企业管理,要能参与实体企业的经营与业务,针对上市公司,还需要熟悉资本市场的操作。

佼佼者如何实践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风险投资之都"合肥,还有哪些城市在资本招商领域成为"佼佼者"?

首先,看一下——护航全生命周期的苏州。所谓"苏州模式",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从企业初期成果转化的天使轮投资,到成长期、成熟期扶优扶强的不同轮次投资,建立一整套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苏州在培育产业方面的规划十分明确,聚焦四大产业构建创新集群,并因地制宜优化创新集群布局,据此,苏州设立资金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

再凝练一点,它有什么落地性的方法?苏州模式的核心是基金的聚集,形成规模效应,政府+社会资本运作下的成功典范。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资本被撬动注入苏州市。一方面通过投入苏州市的中小企业的资金,直接促进苏州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更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苏州市产业培育竞争力。

再者,另一位佼佼者,当属"抄底纾困"的深圳。"深圳模式",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国有资本格局。通过纾困上市公司实现产业精准导入,并依托区域内优质园区载体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立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换句话说,"园区+创投"是深圳开展资本招商的独特模式。以科技园区为载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科技金融为纽带,为科技园区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通过国资与创新型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深圳控股一批中小微创新型科技企业,在生物产业、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发展新优势。

除这三者外,上海、杭州同样表现优越,受制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展开。

怎么学?如何落地?

综合看深圳与苏州实践资本招商,可以关注到一些通性。地方政府想要搞好资本招商,必须聚焦重点环节领域,充分发挥资本的媒介和枢纽作用,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发展模式。

  • 第一,目标导向,解决"招什么"的关键问题。两地政府均通过精准定位新兴产业,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开展资本招商。必须明确一点,政府引导基金不是图高额投资回报,核心诉求是在引导产业发展,从而促使产业聚集、促成区域经济转型。具体投向,相信朋友们心里也清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的前沿产业领域已成共识。国家重点扶持的七大前沿产业领域好是好,但若盲目跟风,恐得不偿失。找到本区域的特殊禀赋资源优势,学会差异化竞争并长久坚持,才是正途。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为例,2009年,苏州决议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把苏州工业园建成国际知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药谷"。此后十余年,园区领导班子几经更换,但是对生物医药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未间断;从初创企业全周期资金扶持和孵化,到成熟跨国集团引进,多线并行,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 第二,路径导向,解决"怎么招"重点环节。结合区位优势,找到合适发展的前沿赛道。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怎么通过资本招商将优质项目落地?如何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放在资本招商领域也同样棘手。其实,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吸引社会资本融入"投资"当中,让政府基金引导成为"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二是如何识别真正有用的目标项目并通过资本招商落到本地,且风险最低化。第一个问题,已在五大模式当中解答,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和企业发展周期进行组合解题。第二个问题,可从深圳、苏州两地的经验中窥见答案。两种模式最终落脚点,均是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组合/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周期",不论是企业成长,还是科技金融服务,对地方政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懂产业是前提,例如合肥基层的招商员被要求具备全产业链知识。懂资本是基础,用资本运作换取产业落地。来点实际的,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恰好"招到既懂产业又懂资本的高端素质人才。那怎么办?借助外脑的力量,也许是最优解。地方政府可建立发展重点产业领域高端专家智库,把本区域拟重点招商行业的行业专家、学者及投资专家引进智库。对需要地方政府资本投资的招商项目,进行专业评估和审核。考虑到现实和成本因素,这些专家学者、领军人才可以兼职顾问身份加入。当然,如果受制于当地资源有限,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招商机构或者咨询、研究机构的资源去建立"共享智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