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知识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89038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我国的民族国情、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民族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包括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有五个民族自治区。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尽管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但分布范围广泛。

我国的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核心。其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将民族政策写入宪法、成立宣讲团、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措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民族平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国家通过法律保障和实际措施确保各民族真正享有平等权利。

  2. 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国家通过宣传教育、表彰活动等方式,树立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及时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3.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这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4.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通过专业院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

  6.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各类学校可以使用民族语言教学和开展双语教学。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表现在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与团结,有利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8.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人地位平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个民族饮食起居、礼仪交往的风俗习惯中,也有一些禁忌。比如,达斡尔族人和鄂温克族人忌讳用刀、剪等带利刃的东西指人;满族人、瑶族人、畲族人禁食狗肉;高山族人在祭祀、出猎、丧葬的时候忌吃鱼……特别提到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十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在饮食起居上也有忌食猪肉,不吃自死的动物和动物的血等禁忌。这些禁忌,是穆斯林民族兄弟的一种社会生活习俗。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关照彼此的习惯和喜好,不要随便说三道四,更不能乱开玩笑。因为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和睦与团结。同样,人口众多的汉族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才能避免产生误解、误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果因一时不了解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无意当中触犯了兄弟民族的禁忌,就要及时真诚道歉,求得谅解。但如果是故意冒犯少数民族的禁忌,破坏民族团结,情节十分严重的,那就违反了国家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正义。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平等,团结的前提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即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2.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更不会有互助互利的社会风尚。

  3.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的。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中国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只有团结才有凝聚力。团结则兴盛,分裂则衰败。

各族人民如何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1. 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3. 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坚无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