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文化之成语肝胆相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文化之成语肝胆相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4/08/29844524_1146735228.shtml

肝胆相照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解释】比喻互相坦诚交往共事。

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肝胆相照是一个富有哲理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人体内部两个重要器官——肝与胆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寓含了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与依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肝胆相照同样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揭示了人体健康的奥秘与重要性。

我们是好邻居

在解剖学上,肝脏和胆囊都位于右上腹腔,胆囊就位于肝脏的下方,与肝脏直接接触。而且,肝脏与胆囊经由胆管系统相连接,两者位置与功能关系密切,称为肝胆系统。胆道起源于肝脏,胆囊是胆道膨大而形成的器官。肝与胆是相连相依的,肝属“五脏”,胆属“六腑”。

我们是好兄弟

在生理学上,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负责人体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产生热量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而胆囊就是储存胆汁的“仓库”,当患者没有进食的时候,肝脏分泌的胆汁就通过胆道,输送到胆囊,进行浓缩储存。进餐之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用来乳化脂肪,帮助消化。

我们同甘苦、共患难!

当肝脏受到感染、损伤时(包括但不限于各型病毒性肝炎)

一方面会引起肝细胞破坏,胆红素排泄、代谢障碍,过多胆红素进入血液,造成巩膜黄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睛变黄”。

另一方面会引发胆囊炎,胆汁产生、排泄、储藏发生异常,脂肪代谢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肝炎病人常常会发生“厌油”。

肝胆不和常见症状有:

第一、消化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第二、胆红素代谢异常,可以看到患者出现眼睛巩膜黄染,以及皮肤黄染等黄疸症状。

第三、肝功能出现损害,可以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降低、出现乏力、嗜睡和四肢无力等症状。

第四、凝血功能障碍,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表现为牙龈,鼻子出血等出血倾向。

第五、维生素代谢障碍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皮肤干燥、唇舌发炎、皮肤出血和骨质疏松等。肝胃不协调常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胃酸、胃胀、腰痛、便秘和腹泻等症状。治疗肝胃不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肝胃不和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安肝理气药物,比如柴胡和陈皮、柴胡、胃脘气滞、胃痛颗粒。其次可以选择理疗方法进行治疗,经常选择针灸、穴位贴敷等相关物理疗法,包括刮痧和拔罐。临床上,如太冲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用于针灸或物理疗法。



当胆囊、胆管结石、炎症引起胆汁流出通路阻塞时

胆汁不能顺利流出,引起梗阻性黄疸,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变黄,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可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淤胆型肝炎。胆囊炎症也可通过胆道引起肝脏炎症,甚至肝脏严重感染。

日常中怎么让“肝胆和调”

  1. 提倡高蛋白(除肝硬化晚期患者)、多维生素、低脂肪、适糖的均衡饮食,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加强运动,避免脂肪肝。

  2. 注意食品卫生,不生食或不食用加工不合格的河鲜、海鲜及动物肝脏、胆囊等,避免甲型、戊肝等传染病,及肝吸虫等寄生虫病病从口入,引起肝胆损伤。

  3. 避免摄入酒精、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等对肝脏有害的食品,对于使用易引起肝脏损伤药物(如抗结核药、抗生素等西药,以及含有雷公藤、生何首乌、土三七等中药、中成药)的患者,定期检查肝功,及时调整用药,防止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

  4. 高危、重点人群推荐接种甲肝、乙肝、戊肝疫苗,防患未然。

  5. 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脂肪肝、胆囊结石等肝胆疾病,尽早控制、治疗。

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李东垣《脾胃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