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扫盲区:秒懂CPU、GPU、NPU、DPU、MCU、ECU……
汽车芯片扫盲区:秒懂CPU、GPU、NPU、DPU、MCU、ECU……
随着汽车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各种芯片相关术语如CPU、GPU、NPU等频繁出现在汽车配置中。这些参数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燃油车时代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芯片术语,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汽车智能化技术。
关于芯片里的名词
1. CPU
汽车CPU是汽车中央处理器,相当于机器的“大脑”,负责布局谋略、发号施令和控制行动。其结构主要包括运算器(ALU)、控制单元(CU)、寄存器和高速缓存器等。简单来说,就是计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
2. GPU
GPU是图形处理器,又称显示核心或视觉处理器。早期显卡仅具备显示能力,而现代GPU不仅能处理复杂的三维图形,还能作为协处理器在通用计算中使用。
3. MCU
汽车MCU是微控制器,控制着汽车内的所有电子系统,如多媒体、音响、导航和悬挂等。MCU必须具备耐高温和坚固的特性,以适应复杂的汽车内部环境。MCU分为不同位数,如1位、4位、8位、16位、32位甚至64位单片机。
4. NPU
NPU是AI芯片,具备智能和学习特性,模仿人的大脑神经网络。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中都离不开NPU。与CPU相比,NPU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运行效率更高。
5. SoC
SoC芯片是将几种不同类型的芯片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例如将CPU、GPU、存储器和蓝牙芯片等集成在一起。智能座舱上的WiFi和蓝牙功能通常集成在SoC芯片上。
6. TOPS
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的操作数量,是衡量芯片算力的重要指标。例如,8155芯片算力是8TOPS,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为254TOPS。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对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7. DMIPS
DMIPS是每秒处理机器语言指令数,与TOPS不同,TOPS是每秒钟可以进行的操作数量。例如,8155芯片CPU能够达到105K DMIPS执行能力,算力是8TOPS。
8. DPU
DPU是深度学习处理器,基于Xilinx可重构特性的FPGA芯片。与NPU一样具有学习能力,但DPU可以应用于机器学习、安全、电信和存储等领域。
汽车芯片的种类
汽车芯片主要分为三大类:整车域的MCU、自动驾驶域的AI芯片和智能座舱域的CPU。这三大门类都需要芯片,但难度系数却相差很多。
1. 自动驾驶域的AI芯片
以英伟达Orin为例,其CPU内核是12个Cortex-A78,GPU是Ampere。蔚来ET7搭载了四颗NVIDIA Orin芯片,算力接近1000TOPS,晶体管数量达680亿。
2. 智能座舱芯片
智能座舱的主芯片一般称之为SoC,它包括CPU、GPU、AI引擎,还包括处理摄像头的ISP、支持多显示屏的DPU等。高通8155芯片是一枚强大的智能座舱SOC芯片,采用7纳米工艺制造,具有八个核心CPU,算力为8TOPS。
3. 整车域MCU
在汽车智能化之前,汽车是纯机械产品,不需要任何芯片。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每次新增一个功能就需要配一个MCU,这导致了线束凌乱的现状。虽然MCU在性能和制程上不如手机芯片,但它们支撑起了许多知名的半导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