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山大地震48周年:那些地震孤儿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山大地震48周年:那些地震孤儿的故事

引用
大公网
1.
https://www.takungpao.com/special/hebei/wenhua/2024/0728/995356.html

4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河北省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百年城市毁于一旦。

官方统计显示,这次唐山大地震造成了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名未成年人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孤儿。


历史照片

几年前,冯小刚拍摄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被重男轻女的母亲遗弃的女孩成为孤儿,后被一对解放军夫妻收养并培养长大的故事。这部电影中规中矩,展现了灾难中的人情世故。

让我们聚焦在唐山大地震中的孤儿们。1976年时,一位13岁的小学生回忆道,整个华北地区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荡,很多人家都在外面搭起了抗震棚。一个小孙同学像往常一样拿着学校组织的电影票,高高兴兴地从已经破败的家中前往同学家,相约一起去看电影《欢腾的小凉河》,没想到的是,他的同学已经在地震中遇难。当他跑到电影院时,发现电影院也被地震损毁,他蹲在电影院的废墟前放声大哭。


北京的抗震棚

唐山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建筑标准较低。当时,不仅唐山,就连北京大多数老百姓的家也都是砖瓦房或是土坯房,不像现在的水泥浇筑的框架式结构建筑。因此,唐山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主要还是由于当时的建设标准较低。据官方统计,当时有4204名孩子因为父母在地震中死亡而成为孤儿,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已经被解放军或其他参与救援的好心人收养。

在失去家庭的孤儿中,最小的只有一两个月,最大的也就十几岁。其中一部分被紧急疏散到石家庄育红学校和邢台的育红学校,在党的关怀下开启新生活。


孩子们在火车上

由于年幼无知,很多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什么印象,更别提自己姓甚名谁。在育红学校里,他们中的一部分孤儿都以"党"为姓,后面有建国、建军、育红、育儿、育苗等等。


大地震孤儿在石家庄市育红学校

1976年8月27日,时任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总支书记的董玉国接到市教育局通知,负责唐山孤儿学校的筹建工作。石家庄市委接到省里通知后,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校址问题。最终选择位于长征街的工人政校,将校舍全部让给育红学校。8月29日,以董玉国为首的学校领导小组开始工作,先后从171个单位调了260多名教职员工,包括教课老师、生活老师和后勤人员。

9月8日11时许,孩子们到了,他们衣服凌乱,神情茫然,有的嗓子哑着,孩子们胸前或胳膊上有小纱布条,纱布条上有名字、辖区,负责孩子们生活的曾淑华老师说:"本来还有欢迎词,可看到这一群孤儿,大家难过得什么都说不出来,老师们都哭了,来迎接的市领导也落泪了。"

虽然孩子们失去了父母,但在育红学校得到了老师们的精心呵护。当时有两位老师处于哺乳期,就给孩子们喂奶,经历了地震创伤的孩子时常会做噩梦惊醒,老师就每晚都搂着他们睡,给他们安全感,食堂大师傅则是带着满腔爱意为他们做美味的肉馅蒸懒笼。


石家庄市育红学校校长董玉国和孩子们的合影

这个为了收容唐山大地震孤儿所建的育红学校,给予了孩子们童年温暖美好的回忆,孩子们沉浸在校长董玉国爷爷慈祥笑容、老师温暖怀抱中。


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

1977年,孩子们还来到北京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自己在育红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经历。1979年1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由陈光忠导演拍摄了一部影片《啊,我的亲人》,拍摄的内容就是石家庄育红学校的生活。

但是离别的伤痛竟来得如此之快,从1981年开始,许多孩子陆陆续续被全国各地和国外的好心人收养,有的孩子开始被唐山的亲戚认领,仅3年的时间石家庄育红学校就因为完成了历史使命而解散。


历史照片

十几年前,80岁高龄的董玉国从石家庄赶赴唐山,见到了30年来时时牵挂的当年石家庄育红学校的上百名唐山地震孤儿。"今天100多个孩子来看您了,我们的老校长,我们的爸爸,我们衷心感谢您!"一见到恩师,地震孤儿立刻跑上来抱住老人深情地说,董玉国与孩子们拥在一起更是激动不已。


他们一起唱起了歌曲"党啊,我亲爱的妈妈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70%有创伤经历的人即便没有经过任何心理辅导,也可以在几年后自然痊愈,而另外的30%,则会在心理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从创伤发生的一瞬间一直延续到几十年之后,一部分会表现为抑郁、疲乏、惊恐、焦虑、酗酒、失眠、进食障碍等症状。经历地震的小孩常常出现害怕等症状,同时对地震的理解产生偏差,很长时间内沉浸在恐惧焦虑中。

育红学校的建立和运营,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受灾孤儿的关怀。育红学校虽然只存在了三年,但这段历史值得铭记。现在的唐山已经在河北省各项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唐山人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新唐山,一个了不起的唐山。


现在的唐山

希望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够远离自然灾害的悲剧,让我们共同祈祷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