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体卫融合促健康,杨浦区以“双中心”服务模式推进“三高”共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体卫融合促健康,杨浦区以“双中心”服务模式推进“三高”共管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1A00GWE00

近年来,上海杨浦区积极探索体卫融合服务模式,通过"双中心"(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为居民提供便捷的运动健康服务。特别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三高人群",推出"三高"共管项目,通过运动干预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社区医生开具运动处方,社区健康师提供运动指导,在杨浦区积极推进的“双中心”(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卫融合服务模式下,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一站式”享受专业的运动健康服务。

9月9日,“运动进社区 健康伴你行”2024年杨浦区社区运动健康师上岗实践体验日活动在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举行。作为社区运动健康师工作者示范点,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与殷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形成高效联动,共同携手以运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


近年来,杨浦区在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场地“补短板”的同时,重点打造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由社区运动健康师对市民进行运动慢病干预指导,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运动促健康服务模式。

2020年,上海体育大学党委与杨浦区委共同打造“社区健康师”项目,聚焦区域内居民的运动健康需求,整合体育、科技、卫生、医保等部门的公共资源、上海体育大学的智力资源和体育产业市场资源,探索形成了运动健康公共服务的新路径。

今年,作为社区运动健康师3.0试点项目之一,“三高”共管项目全面推进,面向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三高人群”提供持续性运动干预指导,以运动促进健康。

在“三高”共管项目中,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精准筛选“三高”人群,征询患者同意后,由运动干预门诊对患者进行医学体检及运动能力风险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高风险人群进行院内干预,中低风险人群则开具运动处方,引导他们到场馆或居家运动。待一定时间的运动干预后,再前往医院门诊进行复查,评估干预效果,调整运动处方。


32岁的吴一帆是家住殷行街道的居民,五六年前查出脂肪肝,伴有高血脂,体重一度超过108公斤。今年三月,他在社区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三高”共管的慢性病运动干预。按照运动干预门诊专业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他选择在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开始运动。

“每周3至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力量训练每周3至4次,同时保持清淡、低热量的饮食,半年来已经减重40斤,血脂恢复到正常,脂肪肝也转为了轻度。”吴一帆用半年的坚持,换来了期待已久的身体状态,“很有成就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从身体到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吴一帆看来,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选址和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条件和氛围,是他能够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而专业医生和社区运动健康师的建议和指导,让他能更好地避免运动风险,更安心地投入运动。

“来锻炼的都是附近的居民,大家互帮互助,能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社区医生给我配了监测运动量的手环,也会定时回访;社区运动健康师则根据我的情况,指导我科学地使用健身器材。这些对于刚接触健身或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吴一帆说,经过半年运动干预,他已养成了规律的健身习惯和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减重更加科学,不再像从前总是突击减肥,很快又反弹。


据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运动干预门诊负责人王文慧介绍,像吴一帆这样的“三高”共管受益者还有不少。截至目前,中心已开出超过800张运动处方,主要针对50岁至80岁的慢性病患者,其中部分患者通过运动病情得到改善,减少了用药量。

未来半年时间里,杨浦区将结合12个街道场地设施情况,升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中心”体卫融合服务模式,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放大全国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成效。通过进一步开展社区运动健康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实践活动,扩大“三高”共管项目覆盖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登记、基础健康信息问询、体质测试、运动风险筛查、运动方案指导、器材锻炼指导等运动健康服务,预计服务超1.5万人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