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进化理论:繁衍,不择手段地繁衍?
爱情的进化理论:繁衍,不择手段地繁衍?
早在古希腊青铜时代,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众神就谱写了诸多爱情故事。古希腊的人本主义让众神比起“神性”更具“人性”,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样样都有,一个不落。山林仙女爱可爱上自恋的水仙花少年,爱而不得,化作山间回声;因为金苹果事件,帕里斯爱上斯巴达的海伦,强取豪夺,引发了特洛伊战争。中国神话中也有牛郎织女的故事......爱情或许十分古老,在史前时代就已存在!
《厄科与那耳喀索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作,1903年
爱情起源于何时?爱情有何功能?爱情是普遍存在的吗?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还是别的什么?你赞同没有爱情的性吗?为何一个人会坚定选择你,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健康或疾病?为什么谋杀案中情杀比例如此之高?《爱情的进化理论》或许能为我们答疑解惑。
《爱情的进化理论》为《爱情心理学:新编本》一书中的第三篇文章,作者是戴维·巴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进化心理学领域领军学者。他主要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研究择偶策略、性别间冲突、社会地位、妒忌等课题,曾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早期职业生涯杰出科学贡献奖和斯坦利·霍尔奖。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
[美]罗伯特·J. 斯腾伯格 [美]凯琳·斯腾伯格 / 2024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由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领衔编著,收录了15篇论文,囊括了26位心理学细分领域专家对爱情心理学的解读,涵盖21世纪爱情心理学热点研究成果,兼具前沿性和经典性。
巴斯教授认为,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爱情是一系列复杂的适应,旨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
戴维·巴斯
根据早期的进化理论,爱情在进化中形成了多种功能,比如呈现与繁殖有关的资源、表明性忠诚、提供心理和情感资源、提供亲代投资的信号等。本文补充了关于爱情的其他适应性功能的假设,并佐之以实证研究的数据。
(1)爱情进化理论补充了健康相互依存的概念。
巴斯指出,健康相互依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体对成功复制彼此基因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程度,浪漫之爱是健康相互依存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爱情为健康相互依存提供了三个有利条件:共同养育后代、一夫一妻制、没有近亲遗传。这三个条件都有助于基因的繁殖。
(2)爱情是普遍存在的,不局限于西方文化。
一些跨文化民族志研究和“伴侣偏好”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3)尽管爱情有普遍性,男性和女性在爱情上的心理设计存在差异。
研究指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一见钟情”;选择长期伴侣时,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外表,外表暗示了女性的健康和活力,代表了生育能力,而女性则更在意男性的社会地位、前途等与资源获取相关的品质;男性更容易接受没有爱情的随意性行为。
(4)爱情是维持长期配偶关系的承诺装置。
长期配偶关系指“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将与生育相关的资源分配给唯一的配偶”。如何确定一个人会坚定地选择你?这是个承诺问题,问题的答案是爱情。爱情凌驾于理性之上,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健康或疾病,对方都能对你不离不弃。承诺的信号大多有自我牺牲性质,形式多样,如长期提供生活必需资源,提供性资源和后代的养育资源。
(5)进化故事的结局不总是美好的,爱情花园里还有蛇。
比如,妒忌是有效但危险的爱情守护者,爱情的可持续性可能取决于永远存在的竞争者及个体被其激发的妒忌;爱情还可能是致命的,巴斯列出了美国凶杀案的统计资料,其中情杀比例居高不下,巴斯认为,从进化论的角度讲,情杀行为是为了不让宝贵的生育资源流向竞争者。
在巴斯看来,爱情的进化理论与现有的爱情心理学理论相互补充,明确了其他理论在进化过程中促进健康或成功生育的具体方式。比如,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激情和性驱动可以促进性行为和受孕;依恋有助于养育后代;承诺保证了长期养育后代,促进物种的整体进化。
《爱情的进化理论》从进化论角度看爱情,提供了一个新颖而科学的视角。1859年11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如冬雷般响彻欧洲大陆,自那时起,进化论的余音不断提醒我们,人类不过是众多努力生存繁衍的生物之一,或许人类诸多自诩文明和高贵的特性,也不过是适应环境的产物,化用《三体》中的一句话,我们要繁衍,不择手段地繁衍!
《爱情的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有对目前爱情心理学热点课题的深度探究:如《21世纪神经影像学》中关于爱情和性欲的脑网络研究,《爱情、性欲与性取向》中关于“流动性取向”的首创性论述以及关于同性恋倾向心理机制的发现;也有对经典爱情心理学理论的补充:斯腾伯格在《当爱情出错了》两章中发展了“爱情二重理论”,分析了失败的爱情中的心理机制,亨德里克夫妇在《浪漫之爱的风格》一文中对持续十余年的爱情风格研究进行了系统性论述......诸多关于爱情的疑惑,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