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钱祠表忠——钱王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钱祠表忠——钱王祠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31/21/324027_1145663391.shtml

钱王祠,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岸柳浪闻莺公园内,是为纪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而建。这座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古迹,历经千年沧桑,如今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钱祠表忠”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原名“表忠观”,是为表彰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的功绩所建。900多年来历经沧桑,几经毁建,所存八字墙是原建筑仅存遗迹。
现有的钱王祠是于2003年在旧址重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岸柳浪闻莺公园内,占地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并恢复了吴越国钱氏三世五王塑像和主要殿堂建筑。


重建的甬道上竖立着五道牌坊,依次为:王者襟度、用贤惠民、志与智孚、识量豪宕、功在东南。这是赞美钱王钱镠的品行功德,也寓意吴越国五王对江浙地区的贡献。


甬道尽头,有一座钱王塑像。塑像气宇轩昂,身披盔甲,怒目前方,让人敬畏三分。


钱王塑像不远处是正对山门的两个荷塘,水光粼粼,绿意盎然,给这肃穆之地平添了几分诗意与柔情。荷塘后面是垂柳掩映的“功德坊”,轩昂的牌坊与钱王祠的山门遥遥相对。


红色的八字墙围起的山门显得大气、庄重,门上有“钱王祠”的匾额。


推开山门,仿佛感到了历史的凝重,庄严肃穆。
钱王祠建筑前后三进,巍峨壮观。


第一个殿即为钱王铜献殿,殿为单层三重檐式,方殿为宋式风格,上设阿育王塔式宝顶,通高8.4米,殿长宽各为4米,用铜达40余吨,结构造型颇具特色,色泽为古黄铜色,古朴,金属质感强,富贵又不失典雅。


在献殿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碑亭,东侧碑亭里是“钱王祠重建碑记”碑,西侧碑亭中的碑文是乾隆皇帝题写的“忠顺贻庥”四个大字。


献殿两侧还有功臣堂,左侧表武功,右侧表文治。


左侧的功臣堂,可以看到矗立于壁画前的四块石碑,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为褒扬钱王的历史功绩所写的《表忠观碑记》。
功臣堂内以壁画的形式,线描石刻的手法,展现了西陵大战、擒董昌、大战狼山江、疏浚西湖、筑捍海塘、纳土归宋、陌上花开、兴筑罗城这8个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钱氏三世五王的文治武功。


钱王祠中最恢弘、最有气势的当数正殿——五王殿。
五王殿正面的横匾上书“保境安民”,这是吴越国当政者的治国理念。
殿内陈列三世五王塑像。
位于正中的是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塑像,高约5米,身着正统的唐氏官服。和祠外甬道的全身甲胄的塑像完全不同,大约体现了钱王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含义吧。
两侧是其子文穆王钱元瓘、孙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的塑像,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钱弘俶就是西湖边雷峰塔的修建者。
置身五王殿中,肃穆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穿过大殿,揽远堂、怀镇堂一左一右,遥遥相对。堂内墙上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与这庄严殿堂相映成趣的是祠内的一座古戏台,它位于阅礼堂内,每天有越剧、昆剧、评弹等演出。让游客在享受高雅艺术的同时,了解杭州历史,品味吴越文化。

在堂外院子里还有一口“婆留井”,是一段关于钱镠幼年投井被阿婆留住的身世传说。

五王殿后门正对着的是庆系堂,它是钱王祠建筑群中唯一可以登临两楼的建筑。上面的牌匾写着“光泽百世”四个大字,寓意着吴越国钱王的功绩与声望世代传宗,延绵至今。

庆系堂二楼主要是一些钱氏后裔名人录以及钱氏家训中对于个人的要求。

钱镠富有远见卓识,生前立下“遗训”、“八训”等,教育子孙谨记,尔后演绎成为今日之《钱氏家训》,充分体现出清正廉洁的家风。

如在家庭篇中的“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如在国家篇中的“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都是后人修身立世的准则。

注:另外“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也出自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中所写。

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其在位期间采取善事中原、保境安民的政策。钱王在位时期,杭州空前发达、盛极一时,成为“钱塘自古繁华”的开端。

身处钱王祠中,能够感受到钱氏家族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

“钱王祠畔黄莺啭,柳浪清风。烟水空濛,桃李花落碧草生。”

钱王祠不仅丰富了西湖南线景区的历史遗存,也与柳浪闻莺公园融为一体。

“钱祠表忠”也成为了三评西湖十景之一,这是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钱镠

(852年-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

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

自唐末起,钱镠便向中原政权贡奉无缺,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钱镠的政治举措使吴越成为五代十国中较为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又因其注重水利,故两浙民间称钱镠为“海龙王”。

长兴三年(932年),钱镠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武肃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