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不停!这样支付好方便~ | 深化改革⑲
上新不停!这样支付好方便~ | 深化改革⑲
近日,深圳罗湖在数字人民币研发、落地方面持续创新,从消费、跨境到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展现出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广阔前景。
不久前,在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惊艳亮相。这种内置墨水屏的硬钱包可以显示余额和付款码,能够高效融入条码支付环境,堪称移动支付领域的“新王者”。
图源:深圳晚报
作为深圳首个涉足数字人民币的城区,罗湖持续探索数字人民币的新应用、新场景、新技术。自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个城市开展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罗湖已率先完成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真实贸易交易,打通数字人民币深港跨境双向应用,并出台数字人民币专项措施,揭牌运营数字人民币产业园,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和人才支持政策。
今年8月,罗湖提出力争2024年完成全域90%重点商户改造,2025年实现重点商户改造全覆盖。在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数字人民币项目被列为具有罗湖特色的创造性、引领性改革项目。
多元化场景让数币真正落地
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离不开丰富的应用场景。罗湖通过拓展中小微商户支付基础设施改造,目前已推动超300家中小微商户支持受理数币支付。
在文体领域,罗湖全域22家星级酒店、2个星级景区实现外卡受理设备全覆盖,60家娱乐场所已落实优化支付服务相关要求。在交通方面,罗湖全域104条公交线路、600台出租车、地铁8号线延长线等均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软、硬钱包。在医疗领域,罗湖区中医院已开通数字人民币软、硬钱包支付业务。在养老领域,罗湖上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试行居家养老消费券通过硬钱包发放、使用、结算。
在跨境消费领域,罗湖利用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的特点,让港人在罗湖可使用回乡证、护照申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并使用八达通APP进行充值、使用。目前,已有3.1万香港居民申领使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人民币在预付类行业也大有可为。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以让用户在实际消费前预付资金处于冻结状态,商家不能随意划转,且数字人民币具有可追溯的特点,可为消费者追回损失提供保障。目前,罗湖区12大类预付式行业均已落实数字人民币监管要求,预付领域数字人民币监管资金量超4亿元。
从“产品”到“产业”全链路生态落地
罗湖数字人民币产业园采取“1+N”模式,首期依托笋岗片区的Halo广场,为入园企业提供不同规模的三年免租产业空间。目前,产业园已聚集覆盖数字人民币发行、投放与流通、支付结算全链条的企业。
首批入驻企业数盾科技参与了央行数字人民币密码基础设施建设,而老虎工业云则在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结算端发力,已在平台聚集了10万多家企业,可以实现B2B交易。
罗湖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涉及的算力、算法、数据,关注数字人民币系统升级、支付+行业解决方案、硬钱包+智能硬件等赛道。同时,罗湖正在探索成立数字人民币运营公司,系统性做强数字人民币产业,并将在数字人民币园区内筹建兼具数字化、未来感、沉浸式的深圳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创新空间。
从“鲶鱼”到“养鱼”:金融业传统优势有望“焕新”
罗湖作为深圳金融高地,拥有中国第一家境外银行、第一家境外保险公司、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等众多金融创新成果。去年开始,罗湖再度升级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其中数字人民币是重点。2023年8月,罗湖出台数字人民币专项政策,计划3年投入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推动数字人民币产业化发展。
依托城区特色黄金珠宝产业,罗湖将B端用户视为推广人民币的另一重点,率先推进贸易消费平台试点数币交易结算。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已入驻企业超过240家,完成进出口额超过25.92亿元。平台对接的下游采购企业基本采取传统的对公网银转账方式,存在资金到账时效慢、特殊领域被“冻卡”的问题。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特点,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未来,数字人民币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