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隋末名将张须陀:济南的英勇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隋末名将张须陀:济南的英勇传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7/07/84185724_1144730800.shtml

导读:在隋末唐初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了许多英勇善战的名将。其中,张须陀作为隋炀帝的爱将,在济南任职期间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仁政举措。本文将通过《隋书》的记载,为您展现这位名将的传奇人生。

隋末唐初的历史故事中,有说不尽的历史人物,既有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也有征战四方的枭雄名将。在无尽回味传说中隋唐二十条好汉,谁最勇武时,其实多数都是虚构人物。例如传说中李元霸、杨林、尚师徒等等都是文学过度虚构而成,真正威震一时,勇冠三军的名将,还属济南英雄辈出。除了唐高祖麾下的秦琼、罗士信,更有隋炀帝的爱将张须陀。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字果,祖籍弘农郡阌乡县,也就是现今河南省灵宝市。隋文帝时代,张须陀就跟随隋军征战,屡立战功。

张须陀到济南任职,已经是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张须陀为齐郡郡丞,此时张须陀人到中年,已经四十五岁。

大业七年开始,隋炀帝筹备对高句丽的战争,大举征兵,再加上之前开挖运河、修筑长城,营建东都等等一系列浩大工程,使得民不聊生,土地荒废,劳民伤财。《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

意思是时值隋炀帝用兵高句丽,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的价格飞涨。

在饥困疲敝的状况下,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虽然隋朝的粮仓很多,但不能随便开仓,必须经天子批准。《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身边官员劝阻道:

“须待诏敕,不可擅与。”

此时找隋炀帝要批示文件,隋炀帝远在辽东跟高句丽作战,很不现实,《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张须陀回答:

“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

张须陀认为现在陛下在远方,派遣使者往来,必定要耽误的时间太久。眼下百姓有倒悬之急,如果等报告上去再批复,百姓早就饿死填坑了。如果我因开仓放粮获罪,虽死而没有遗恨。

张须陀敢说敢做,敢作敢当,决定立刻开仓放粮,抚恤济南当地的饥困百姓。《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

张须陀冒险先斩后奏,开仓放粮。等隋炀帝看到报告后,并没有责难张须陀,认可了张须陀的做法。

但是,三征高句丽的历史大背景,决定了这次开仓放粮只是杯水车薪,饿殍遍野,又岂止是济南一地。在公元611年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就在齐郡治下的邹平诞生。

长白王薄聚集逃避兵役的穷苦百姓,首聚义旗,起兵反隋。张须陀在山东境内的兖州、泰安、临邑追讨起义军,连战连捷。《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于抚驭,得士卒心,论者号为名将。

当时多年没有战乱,官府多不练兵,地方兵马每当遭遇起义军,或弃城逃跑,或出迎投降。唯独张须陀勇武善战,又懂得爱护部下,所以很得军心,成为了当世的名将。

王薄屡战屡败,但是并不影响起义军队伍壮大,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王薄联合起孙宣雅、郝孝德共计三路起义军,约十余万人攻打章邱,也就是现今济南章丘北部。《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

张须陀派遣水军切断水路漕运,亲自率两万兵马迎战起义军,王薄等人大败,起义军溃败至津梁时,又被水军将领周法尚所拒。《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既至津梁,复为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而奏之。

张须陀与周法尚水陆夹击再次大败叛军,获其辎重不可胜计,还发布告捷文书奏报朝廷。隋炀帝看了捷报非常高兴,褒奖了张须陀,并派人给张须陀做了画像送到朝中。

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已经非常广泛,镇守齐郡的张须陀刚从章丘击退王薄,另一支起义军两万余众,由裴长才、石子河等率领,便兵临历城。《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

张须陀当时召集的士兵还未到齐,就迫不及待的率领五个骑马的侍卫与叛军交战。

一代名将这么不怕死,使得叛军被张须陀吸引走了注意力,纷纷冲向张须陀。《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

叛军为其所吸引,遂引兵围攻。张须陀身陷重围,身上多处受伤,依然勇武过人,弥厉不怵。其实张须陀的大部队,也没迟到太久,只不过是没集合,而后便骤然而至,营救张须陀。《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过了少时,齐郡城中的援兵赶至,压制住了起义军的势头。张须陀督军再战,大败起义军,首领裴长才等人败逃。

先后战胜王薄、裴长才,还不是张须陀的人生巅峰。济南的起义军打退,而潍坊的起义军又崛起,北海郡告急,请求张须陀救援。

北海郡的首府在益都,也就是现在的青州市。北海郡起义军首领郭方预,聚众三万,自号卢公,攻打郡城。张须陀赶到时,起义军士气强盛。《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张须陀对部下说:

“贼自恃强,谓我不能救,吾今速去,破之必矣。”

这话意思是贼人自恃兵力强盛,以为我不能救援,我如今急速赶去,出其不意,一定能击破他们。

张须陀已人到中年,每次交战都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吓得众将都不敢答话。《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于是简精兵,倍道而进,贼果无备,击大破之,斩数万级,获辎重三千两。

张须陀说打就打,挑选精兵加速前进,果然叛军疏于防范,张须陀趁机发起进攻,大败叛军,斩杀数万人,获辎重三千辆。

这场出乎意料的胜利,使隋炀帝再次派人犒劳张须陀及其所部兵马。导致齐郡的起义军皆不敢在齐郡叛乱,只能到远一点的地方作乱。

当时有个齐郡人,名叫左孝友,也起兵反隋,拥兵十万人,在山东招远蹲狗山起义。张须陀调集齐郡精锐,在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围剿左孝友,隋军列“八风营”围逼起义军,又分兵扼守要道,切断外援。竟然吓得的左孝友率众出降。

左孝友的其余残部,也相继被张须陀剿灭,《隋书.列传第三十六》:

须陀悉讨平之,威振东夏。以功迁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意思是张须陀平定了多路起义军,在当时威振东夏,因功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跟随张须陀在齐郡交战的这支官军之中,也诞生了两位唐代名将,分别是秦琼、罗士信。

此后此后张须陀相继击败了卢明月、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多路起义军。还率兵拒翟让的瓦岗军,大小三十余战,每战都击败瓦岗军。《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

贼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众各万余,扰济北,须陀进军击走之。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

但是张须陀的一己之力,难以为隋炀帝回天,瓦岗军的日益壮大已使隋炀帝不得不放弃在山东的战事,调用张须陀赶赴中原,担任荥阳通守。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也正是与瓦岗军的作战过程中,张须陀在荥阳东北方向的大海寺附近遭遇瓦岗军伏击,张须陀兵败阵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