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福德正神”是谁?跟头牙、尾牙有啥关系
农村常见的“福德正神”是谁?跟头牙、尾牙有啥关系
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一座座小巧简陋的土地庙,庙匾上写着“福德正神”四个字。土地神,因“造福乡里,德泽万民”而被称作福德正神。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土地神的由来、祭祀习俗以及与头牙、尾牙的关系。
农村有很多地方,都会有一座特别小巧、简陋的庙宇,这个庙匾上大都写着“福德正神”四个字。
这就是土地庙,一般里面供奉着当地的土地公,有时还会有土地婆。在古代,这种小庙宇是随处可见的。
年初,我们经常会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俗语,很多人的反应都是去理发,却不知这个风俗的由来。
原来,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圣诞,民间有剃头、理发、剪头的习俗,寓意辞旧迎新,也有从头再来的意思。
土地神,因“造福乡里,德泽万民”而被称作福德正神。
那何为正神?
必须要被道教承认,也被历代官方承认,还要受到百姓的认可。
只是,在道教神系中,土地神的地位较低,属于道教神祇中的地神。这也是为何在西游记里,土地经常会被欺负的原因。
悟空每到一个山头,遇到麻烦就会用金箍棒使劲往地上敲一下,然后大喊一声:“土地老儿,给我出来。”
很快,一团白烟破地而出,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头就出现了……
悟空之所以会想到土地,那是因为土地神庞大的家族,成员众多,信息流通速度快。
当然,那些都是西游记小说的桥段;在民间传说,土地神的能力并不低的。再加上其和蔼可亲的形象,很受百姓的喜欢。
每个区域的土地神,都会专门负责本地的生老病死之事,像哪家添小孩、哪家要建房子、哪家搬迁走了、谁家有人去世等等。
早在几千年前,就流行“祭土拜土”的仪式和方法。
直到现在一些农村地区,涉及到动土建房一类事,也会准备酒菜、放鞭炮,祭拜和酬谢土地,保佑平安。
在民间传说中,土地公除了管生老病死,还是管财运的正神,很多祭拜土地神就是为了获得财运。
正常都会在二月二这一天进行大的祭拜的,因为这天是土地公的圣诞,都会搞得丰盛一点。
其他祭拜时间就因人而异了,在民间传统中,一个月初二、十六都会有祭拜。
祭拜的时间,以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最佳。
在祭拜时,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
1、供品必须要新鲜干净,这才能体现出诚心。
2、最好选用甘甜食物为主,避免用味道咸酸苦涩的供品,因为传说土地公喜欢吃甜食。
3、祭拜时勿贪心,不要祈求偏财。
说完土地神,再说说跟土地神有关的传统节日吧,那就是“尾牙”。
时间就在年尾十二月十六(农历腊月十六日),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源于拜祭土地神的仪式。
这一天,都会准备一些猪肉、白粿、油豆腐和水果、糕饼、米酒等,作为供品来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
商家们,都习惯在这一天做好年终盘点,然后召集员工聚餐,以犒赏员工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
随着人气越来越旺,尾牙已经不仅仅只是吃饭了,很多商家也会把公司年会安排在这一天,然后搞出一堆好玩有趣的活动来。
有人就会问了,有尾牙那有头牙吗?这还真的有,不仅有头牙,还有做牙一说。
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初二为一年中,最早的做牙,所以就叫“头牙”;年尾十二月十六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