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现代汉字学的开创者与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现代汉字学的开创者与汉语拼音之父
在当今世界,汉字作为独特的表意文字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古至今,汉字经历了无数次演变与革新,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现代汉字学的创立。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正是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他不仅首次提出"现代汉字学"的概念,更在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汉字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新道路。
与文字结缘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三项文字改革任务: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制定汉语拼音。周有光正是从这时开始,与汉字和拼音结下了不解之缘。
汉字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汉代。但在清末以前,研究汉字的学问被称为"小学",主要服务于经学。直到清末,章太炎提出"语言文字之学",才将其从经学的附庸地位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1980年,周有光先生在《语文现代化》丛刊上发表了《现代汉字学发凡》一文,首次明确提出"现代汉字学"的概念。他将"汉字学"分为历史汉字学、现代汉字学、外族汉字学,并明确指出现代汉字学的研究目的、对象、范围及历史发展。他说:
"现代汉字学研究现代汉字的特性和问题,是为今天的应用服务,也就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减少汉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不便。"
从那时起,周有光先生就开始致力于解决汉字繁杂的问题。为响应国家简化汉字的号召,他提出了六个具体研究方向:字量、字义、字形、字序、字音及汉字教学法。
简化汉字
周有光先生曾说:"汉字是一个无底洞。"事实确实如此,汉字字数究竟有多少?汉字读音究竟怎样确定?汉字的形式究竟怎样?汉字排序等问题都没有完全的定论。
一、定字量
汉字字数繁多、字数不定是造成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汉字异体纷呈,字书里有大量的"同字异形"的异体字;古今并用,字典里有古今字、活字死字、兼收并蓄,死而不葬;因此造字,新词新语出现,往往要造新字。但是往往所造之子仅能用于一处,很是浪费。周有光说:
"汉字随时随地地增加'生而不报';又随时失去作用,'死而不葬'。"
所以简化汉字的前提就是查清一共有多少字,只有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总字数,才能确定"字种"数。最终筛选6600多个汉字,可以覆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99.999%)的表达,并且将其中三千多个汉字专用于"技术用字"。根据周有光先生的研究,三千多个"技术用字"占出现总字次的99.9%。
二、定字音
当时的汉字定音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多音字较多,二是表音不准。针对多音字问题,周有光提出三个解决措施:一是去除多余读音,去除两读中间的一个不必要的读音,保留必要的一读,使之成为"一音字";二是改读,古音今读或僻音俗读;三是改写,改写主要是同音代替。
对于表音不准的问题,周有光提出:汉字要准确标音,只能依靠汉字以外的"字母"注音。"秀才识字认半边"的作法靠不住。这就是后来的汉语拼音的由来。
三、定字形
周有光先生认为:异体字要统一,印刷体和手写体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认、容写的简化字为规范。所以,整理汉字,首先要淘汰异形体,简化字形,提高汉字的规范化水平。中国大陆1956年1月正式《汉字简化方案》,这个方案后来发展成为《简化字总表》。
有人担心简化会破坏传统文化。周有光先生说:
"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大大简化了汉字;久已通行的草书和行书大大简化了汉字。这些简化没有破坏传统文化,从他们继承而来的简化字怎么会破坏传统文化呢?"
周有光先生认为书法不受简化的限制。从古籍来看,古代书法家多数都写简化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简化字,欧阳询的《九成宫》中有六分之一是简化字,可见古人不认为简化和书法艺术有矛盾。
四、定字序
"定序"也就是查字的方法,当时流行的主要有四种查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法、四角号码法、音序法。这几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缺点,难以快速有效地为文字"定序",因此后面就有了"音序法",利用拼音字母定序,如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采用了"音序法"。
五、字义和汉字教学
汉字字义的研究主要是汉字构词功能的研究,部首功能的研究;汉字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是解决汉字和汉语在教学中的矛盾问题,周有光先生认为,现代汉字学教学研究应该是以语言学为基础而结合信息论、统计学、心理学等的边缘科学。
这绝不是抛弃或背叛历史汉字学。在汉字学领域里应当厚今而不薄古,厚古而不薄今。
改进创造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国从古代开始一直使用汉字,至今约有3000多年历史,但是我们一直缺乏一套完整合理的表音字母体系。最开始,中国人给汉字注音,主要有读若、直音法、反切法、36字母四个方法。
最早使用表音字母实现汉字注音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创作的《西字奇迹》,再进一步到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汉字拼音化的进程在一步步向前推进。
但是直至1958年,由周有光等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在全国推广,至此,我们国家终于有了一套完整完备的表音字体系,时至今天,汉语拼音是每个入学儿童必学课程之一,也是通向文字世界的必由之路,这一切的成果都不离不开那位周有光先生。
(参考资料:《周有光先生关于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研究》、《周有光对汉语拼音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