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妈妈养学渣儿子:接受孩子平凡,比教育孩子优秀更需要智慧
名校妈妈养学渣儿子:接受孩子平凡,比教育孩子优秀更需要智慧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当面对孩子的平凡时,父母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本文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探讨了接受孩子平凡的重要性。
1. 名校教授的“学渣”儿子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吐槽学渣儿子的视频引发热议。沈奕斐的丈夫是黄冈中学奥数冠军保送的复旦,如今是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而她自己当年以县城文科前三的成绩考进了复旦,毕业后留校任教,如今是复旦大学副教授。
令人意外的是,这对高智商学霸夫妇居然生出了一个学渣儿子。儿子小学时成绩处于中下游,到了初中更是经常倒数。从小到大,他的目标就是“不考倒数前三名”。
起初,沈奕斐也为儿子的成绩发愁。后来她发现,儿子虽然成绩不佳,但情商很高,人缘特好,是全班出了名的暖男。渐渐地,她接受了儿子是学渣的现实。
2. 父母期待的“降级”之路
网上曾流传一张图:孩子上幼儿园时,父母希望他们改变世界;小学一年级希望考取牛津哈佛;三年级变成清华北大;六年级变成考上985或211;到了初中则是希望孩子能上本科;高中变成考上大学;大学变成顺利毕业;毕业后希望结婚生娃。
从改变世界到结婚生娃,父母的期待一降再降。知乎上一位作家的回答发人深省:“各位父母,你们还记得孩子只是胎儿的时候,你们去产检吗?那个时候,所有人的期待是:只要健康正常就好。”
3. 接纳不等于放弃
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成绩差,打骂都无济于事,该怎么办?这里想分享一段话:“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孩子,那么就请你多鼓励他,多认可他,多表扬他,多理解他,多支持他。”
脱口秀演员付航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父母很早就意识到他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在学习上从不逼他,反而支持和鼓励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去年,付航在《喜剧之王》中夺冠,成为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脱口秀演员之一。
4. 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成长
养孩子就像播种,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或者他就是一棵小草。那又何妨?无论他是花儿、小草还是大树,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
人有一种修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其实还有另一种修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地成长,孩子会进步,你也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