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血压在秋冬季“兴风作浪”!
别让高血压在秋冬季“兴风作浪”!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许多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血压控制变得比夏季更为困难。研究表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冬季收缩压平均较夏季高10mmHg。因此,秋冬季成为高血压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血压管理的关键时期。
秋冬季血压为何容易波动?
秋冬季节,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体表血管会发生适应性收缩,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得血压升高。此外,秋冬季节人们往往运动量减少,而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相对增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血压更易出现波动。
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2024年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新的治疗理念:分级、分期、分型。新增“诊室血压以外的降压治疗目标”,强调诊室外血压以及24小时血压控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高血压如果控制不佳,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肌肥厚、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尤其在秋冬季,血压波动较大,更容易引发这些并发症。因此,加强高血压管理,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秋冬季高血压管理要点
定期监测血压
静息状态下血压测量步骤为: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在秋冬季节,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可以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且做好记录。如果发现血压有明显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保暖
寒冷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出时要注意添加衣物,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室内温度也不宜过低,尽量保持在20℃左右。
适度运动
虽然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但仍然要保持适度的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一些如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或者在天气较好、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户外散步等活动。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辅助控制血压。
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减少腌制食品、油炸食品以及高糖饮料的摄入。适当增加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血压控制非常重要。尽量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坚持服药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对药物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在秋冬季节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或者血压持续升高不降,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恶化。
高血压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高血压管理,健康度过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