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的钱包安全吗?揭秘虚拟货币洗钱套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的钱包安全吗?揭秘虚拟货币洗钱套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2836902163/315008120

在数字时代,虚拟货币以其匿名性、跨境交易等特点,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洗钱新工具。这种新兴的洗钱方式不仅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且直接威胁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虚拟货币洗钱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套路?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案例直击:虚拟货币洗钱案例分析

案例1:洗钱&诈骗“一箭双雕”,13万资金打水漂!

蚌埠市民于女士通过社交平台结识了一位自称是现役军人的男子。该男子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能够日入五万,且以在部队不能长时间使用手机为由,让她代为管理赚钱软件。

为了加深信任,该男子每次都会主动向于女士账户转账3万-5万元,然后蛊惑于女士联合她自己的资金取现后,一并交给“业务员”购买虚拟币,以此“洗白”黑钱并实施诈骗。

于女士最终投资了13万元,并帮助诈骗者“洗白”了9万余元。蚌埠警方经过侦查,成功捣毁了这个犯罪团伙,抓获了3名犯罪嫌疑人,经初步查明,涉案资金已达60余万元。

案例2:网络兼职遇陷阱:出借银行卡“过账”被拘留!

兰某在网上找工作时,看到微信群中的兼职信息,称把U币(泰达币,一种加密虚拟货币)的钱过一下账,就可以挣佣金。兰某随后添加对方微信,并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开通了U币钱包。

对方把电信诈骗违法所得兑换成U币后,交易至兰某银行卡U币钱包。随后兰某把U币兑换成人民币,再用微信转给对方。兰某总计兑换了2.9万元,并从中获利1600元。

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兰某名下的银行卡账户涉嫌电信诈骗。兰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被处以行政拘留,违法所得被没收。

案例分析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诈骗分子都利用了虚拟货币作为洗钱工具,涉及非法资金的转移。两个案例的相关人员最终也遭受了法律制裁。尽管于女士本身也是诈骗的受害者,但她的行为无意中参与了洗钱活动;兰某则因为出借银行卡参与洗钱活动被行政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

为什么虚拟货币会成为洗钱“新宠”?

犯罪分子在企图将非法所得的资金转化为看似合法的资金时,往往会利用金融体系进行操作。虚拟货币因为以下特性,成为犯罪分子们热衷的洗钱工具:

  • 跨国交易管制松:虚拟货币不受外汇管制,犯罪分子可以轻易地将资产跨国转移,无需经过银行系统,避开了传统的资金监管。
  • 匿名账户体系:与法定货币的实名制交易相比,虚拟货币在匿名或假名交易方面缺乏中央银行的强制监管,使得犯罪分子更容易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活动。

如何防范虚拟货币洗钱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虚拟货币洗钱风险:

  • 我们首先需要加深对虚拟货币洗钱风险的认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提高警觉性。同时,要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身份证等,避免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利用。
  • 其次,个人在社交平台上应谨慎交友,不要轻易相信高回报的投资诱惑,同时,应选择合法、受监管的交易平台进行投资,避免使用不明平台或参与非法交易,以免成为洗钱链条的一部分。
  • 此外,要注意留意自己名下银行账户的交易活动,对异常交易保持警觉。一旦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可能涉及可疑的交易或洗钱行为,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严格遵守反洗钱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可能违法的金融活动,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资料参考:

  1. 广德公安《投资13万购买虚拟币后,于女士紧急报警!》,2024.11.13
  2. 西咸公安《“断卡”行动 | U币过一下账就能挣钱?拘留!》,2024.11.11
  3. 陕西证券期货业协会《虚拟货币洗钱案例剖析与反洗钱风险管理》,2023.8.1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