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身体关不上水龙头” ——浅谈尿崩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身体关不上水龙头” ——浅谈尿崩症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OJ1IDQ051495SS.html

想象一下,身体像一个漏水的水桶,无论喝多少水,都会迅速排出——这就是尿崩症患者的日常。尿崩症是一种因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ADH不敏感导致重吸收水障碍的疾病,核心特征是异常多尿和极度口渴。与糖尿病不同,尿崩症患者血糖正常,但尿液极度稀释。

尿崩症的分类

尿崩症主要分为两类:

1.中枢性尿崩症(CDI)

病因:下丘脑或垂体受损(如脑肿瘤、颅脑外伤、手术、炎症或遗传缺陷),导致ADH分泌不足。

2.肾性尿崩症(NDI)

病因:肾脏对ADH无反应,常见于遗传性基因突变、慢性肾病、药物副作用(如锂盐)。

典型症状

尿崩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三多一少:多尿(24小时尿量可达3-20升)、多饮、频繁夜尿,但体重可能因脱水下降。

脱水信号:皮肤干燥、头晕、乏力,严重时出现低血压、意识模糊。

特殊人群: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发热、生长迟缓。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尿崩症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中枢性尿崩症

一线药物:去氨加压素(口服或鼻喷雾),模拟ADH功能,减少排尿。

关键提醒: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水毒。

肾性尿崩症

病因治疗:如停用诱发药物(锂盐)、控制慢性肾病。

对症支持:低盐饮食、噻嗪类利尿剂(矛盾性减少尿量)。

预防与日常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尿崩症,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随身携带水杯:随时补水,避免脱水风险。

  2. 饮食调整: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减轻肾脏负担。

  3. 定期复查: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尤其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

  4. 紧急情况识别:出现严重头痛、意识模糊时立即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