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定义、症状、诊断与预防全解析
双硫仑样反应:定义、症状、诊断与预防全解析
双硫仑样反应是一种因服用特定药物后接触酒精而引发的严重生理反应,可导致面部潮红、血压下降、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致死亡。本文将详细介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医学知识。
概述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双硫仑反应机制类似。主要是特定药物因分子结构中含特殊基团与乙醇相互作用而抑制乙醇的代谢,导致人体乙醛增多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近年来,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或前后饮酒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报道较多。研究表明,其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例如治疗肩周炎的药物。
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涉及使用含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前后使用含有酒精的制品。这会导致体内乙醛脱氢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乙醛和多巴胺代谢障碍、滞留和蓄积,最终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应激变化。
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使用含有乙醇的制品,包括饮用酒制品、服用含乙醇的食物或药物,以及皮肤吸收乙醇等途径;二是使用了含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头孢菌素,尤其是头孢哌酮。
双硫仑样反应的本质是乙醇代谢通路受阻,与乙醇的体内浓度和代谢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在服用相关药物期间,必须严格避免饮酒或食用含乙醇的食物,并遵循医嘱。
就诊科室及相关信息
- 就诊科室:急诊科
- 疾病别称:戒酒硫样反应
- 是否常见:否
- 伴随症状:皮肤潮红、呼吸困难、昏迷
- 好发疾病:肝功能不全
- 治疗周期:与乙醇在体内的浓度和代谢速度及病人的体质等有关
-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纳洛酮、多巴胺、胃复安
- 常用检查:心肌酶谱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 是否严重: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病因分析
双硫仑样反应主要发生在服用头孢等药物期间,食用了含有酒精(乙醇)的食物。乙醇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首先在肝细胞内氧化为乙醛,然后在肝细胞线粒体内通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最终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某些药物化学结构中的成分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在体内聚集,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相关疾病因素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导致的肝功能不全会减弱乙醛转化为乙酸的速度,使乙醛在体内迅速堆积。由于乙醛有毒,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乙醛中毒,因此在使用相关药物后更容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非疾病因素
饮酒或食用含酒精的药物制剂、食物等
包括酒心巧克力等。
能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食物
- 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V号)、头孢米诺、头孢氨苄(先锋IV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有患者在使用后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 硝咪唑类: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等。
- 其他抗菌素药物: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脲类降糖药、华法林、胰岛素等。
- 其他含酒精的药物: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 降血糖药物:氯磺丙脲、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妥拉磺脲、醋酸己脲、胰岛素等。
- 含酒精的药物制剂:如十滴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药酒制剂、酊剂、醑剂等。
- 含酒精的外用皮肤消毒制剂和外用擦浴降温酒精等。
- 含酒精的饮料:如香槟酒、啤酒、葡萄酒、红酒、黄酒、白酒等,含酒精的食物如啤酒鸭、酒心巧克力等,在和一些药物同时服用时,也可引起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症状表现
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可表现为面红、血压下降、胸闷气促、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嗜睡、休克等症状,甚至死亡,需要积极治疗。
症状分类
双硫仑样反应是全身性反应,各个系统均可受累。根据受影响的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 呼吸系统: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 循环系统:患者可出现血压降低、心慌、皮肤潮红等。
- 消化系统: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 神经系统:患者可出现视物模糊、昏迷、大小便失禁等。
典型症状
一般发生在用药和饮酒后15~30分钟后,患者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心悸、喉头水肿、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用药量和饮酒量大的患者情况严重,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反映更为严重。
伴随症状
双硫仑样反应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 呼吸困难:由于双硫仑样反应导致呼吸系统受累,出现呼吸困难。
- 窒息:由于双硫仑样反应可导致喉头水肿,会发生窒息。
- 过敏性休克:双硫仑样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尿量减少等过敏性休克反应。
就医指南
当患者服用药物后不慎饮酒,出现心慌、呕吐、皮肤潮红、低血压、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双硫仑样反应时,应该立即就医,拨打120进行急诊抢救。
就医指征
当存在双硫仑样反应的两个条件,即头孢类药物和酒精病史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在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慌、血压下降、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时要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就诊科室
出现双硫仑反应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有饮酒情况吗?
- 最近有服用什么药物吗?(例如头孢等)
- 有什么其他基础疾病吗?(例如冠心病)
- 出现该症状多长时间了?
- 具体什么时间饮的酒?什么时间服用的药?
需要做的检查
- 心肌酶:可以判断是否出现心肌的损伤,是否出现心梗。
- 肝肾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是否有损伤,是否有异常。
- 动脉血气分析:患者呼吸困难时查看血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
- 心电图:了解是否有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以及判断相应部位。
诊断标准
双硫仑样反应诊断没有相应的辅助检查可以确诊,只能依据使用某些头孢菌素、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及其他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的病史,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眼花、多汗、面部潮红、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并伴有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药物过敏反应等疾病后才考虑双硫仑样反应。
通过饮酒和服用头孢等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初步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结合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等检查,排出基本疾病,可初步判断出双硫仑样反应。
治疗方法
双硫仑样反应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立即进行抢救,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床旁备好急救设备及药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及时应用,及早收治住院进一步治疗。
家庭处理
由于病情需要,需要服用头孢等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饮酒,不要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也不要用酒精进行擦浴等。如果服用药物期间不慎饮酒,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对双硫仑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处理原则如下:
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形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地塞米松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药物治疗
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风湿、抗过敏及抗炎等作用。该药可加快乙醛的氧化速度,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机体抗休克、抗过敏的能力。
纳洛酮:纳洛酮是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毒性作用,有效缓解β-内啡肽的抑制效应,并抑制多巴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和消除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症状。纳洛酮还具有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强力催醒的功效,可促进乙醛的快速转化。
多巴胺:可以提升血压,治疗因双硫仑反应而出现的休克。
胃复安:患者双硫仑反应时会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服用胃复安治疗消化系统症状。
手术治疗:本症一般进行手术治疗。
饮食指导
发现双硫仑样反应应该暂禁食,以免发生呛咳,导致误吸或窒息。在疾病期间,禁止再服用与酒精相关的食物。
饮食调理
服用头孢类药物时禁止饮酒,禁止使用含酒精的食物,例如酒曲、米酒、酒心巧克力、酒酿元宵等等食物。
护理措施
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由于其症状较多,涉及的系统较多,病情较危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及时消除症状,以便恢复疾病。
日常护理
- 备齐抢救用物及抢救药品;通知电生理室床旁心电图;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取平卧位,休克者采取中凹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呕吐物、分泌物。
-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配合医生及时准确实施各种治疗救护措施。休克者补充液体,一条静脉通路快速静脉滴注平衡溶液,另一条静脉通路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多巴胺升压药物。
病情监测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放置心电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心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变化,做好记录。
心理护理
患者起病急,对疾病有紧张和恐惧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积极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服用头孢等药物时不能饮酒,不能食用与酒精相关的食物,也不能选择酒精擦浴。
预防措施
在服用能够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的前3天,至用药后7天之内禁止饮酒,也不能食用与酒精相关的食物或酒精擦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