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科学家改写超导历史!常压镍基超导突破 第三次超导革命已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科学家改写超导历史!常压镍基超导突破 第三次超导革命已至?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8/21/58527892_1147081298.shtml

2025年2月18日,中国科学家在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联合团队在常压下实现镍基超导,终结了铜基、铁基材料长达四十年的技术垄断。这项被国际同行称为“超导领域里程碑”的成果,或将重构全球电力传输、量子计算与磁悬浮技术的底层逻辑。

超导世界的“第三极”崛起

镍基超导体的出现绝非偶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就发现铜氧化物在液氮温区(约-196℃)仍能保持超导态,但这类陶瓷材料脆性高、加工困难,始终无法突破“实验室样品”的局限。2008年铁基超导体的横空出世,虽将临界温度提升至55K,却因磁场稳定性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工业应用。

薛其坤团队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将镍基材料的临界温度稳定在80K以上,且在常压下实现超导体积分数86%的惊人数据。更关键的是,镍基材料展现出类似金属的延展性——这意味着未来超导电缆可像普通电线般弯曲铺设,彻底打破铜基材料“只能做直线”的桎梏。

解码“薛其坤密码”

这支缔造奇迹的团队,正是十年前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科研铁军”。薛其坤独创的“拓扑绝缘体薄膜生长技术”,在此次镍基材料研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通过精确调控镍氧层的三维堆叠结构,团队成功诱导出稳定的电子配对态,将超导相变温度提升至液氮温区。

值得注意的是,该成果背后是长达五年的技术攻坚。2023年中山大学团队首次在高压环境下观测到镍基超导现象时,学界普遍认为常压实现需二十年。薛其坤团队通过引入稀土元素镧(La)和镨(Pr)的梯度掺杂,仅用两年就攻克了材料稳定性难题。

万亿级产业蓝海浮现

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地底,我国首条三相同轴超导电缆已稳定运行一年,输电损耗较传统电缆降低99.3%。镍基材料的商业化,将使这类工程成本骤降:液氮制冷系统体积可缩减至冰箱大小,城市电网改造费用预计减少70%。东吴证券测算,仅中国电力传输领域,2030年市场规模就将突破2000亿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量子计算领域。复旦大学近期实验证实,镍基超导体的量子相干时间是铜基材料的3-5倍,这为构建百万量子比特计算机提供了可能。谷歌量子AI团队已公开表示,将在三年内推出基于镍基超导量子芯片的原型机。

全民科技认知亟待升级

当科学家在实验室创造奇迹时,公众对超导仍存在三大认知盲区:63%的受访者误认为“超导等于永动机”,45%将“抗磁性”简单理解为磁铁排斥,仅有12%知晓超导MRI设备已服务医疗领域三十余年。这种割裂正在催生新的社会现象:某短视频平台“超导概念股”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但相关科普视频平均完播率不足15%。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坦言:“我们需要用'一度电省三毛钱’这样具象化的表达,让尖端科技走进大众生活。”

政策东风吹动技术革命

《国家超导材料及应用技术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5年前建成3个国家级超导产业基地,2030年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率90%以上。在江苏常州,占地1200亩的超导科技园已引入24家上下游企业,目标直指“全球超导设备制造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已将超导基础知识纳入新版高中物理教材。北京四中开展的“超导材料设计大赛”中,高二学生团队竟提出了镍基材料的多孔结构优化方案——这或许预示着,下一代科技突破的种子正在萌芽。

此刻,我们站在历史转折点

当第一盏电灯照亮人类文明时,没人能预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镍基超导体的常压突破,正将我们推向相似的变革前夜:十年后,磁悬浮通勤、零损耗电网、量子计算机或将如同今天的智能手机般普及。

薛其坤院士在论文结尾写道:“这不是终点,而是理解高温超导机制的新起点。”这场始于实验室的科技革命,终将重塑每个人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