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婚姻登记处 增结婚动力还是形式主义?
公园设婚姻登记处 增结婚动力还是形式主义?
当民政局携手公园,当爱情的誓言在翠绿的林间、绚烂的花海中回响,一场关于婚姻登记的“浪漫革命”正在悄然上演。10月23日,民政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场所。这一新倡议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在公园登记结婚是“甜蜜升级”,可以提高年轻人的结婚积极性;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在挑战传统婚姻庄重的边界。在婚登量持续走低,促婚政策频出的当下,让这场关于“爱”的创新,究竟是浪漫爆棚的结婚新体验?还是挑战传统的形式主义?
右图: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们,乘坐由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提供的婚车。中新社;左图:一对新人登记结婚,举证合影定格幸福时刻。新华社
正方观点
浪漫氛围吸引 激发结婚意愿
“80”后台青Ken:
•这个方式很好,会有更多人被公园的浪漫氛围吸引,受幸福的气氛感染而结婚。
网友“大豆芝士”:
•公园是城市绿洲,象征自然与和谐,将婚姻登记融入这样的环境,增强了婚姻的神圣感和幸福感,能激发年轻人对婚姻的向往与尊重。
便利又接地气 优化婚登体验
南宁“95后”妞妞:
•我去年就是在南宁西乡塘的网红公园登记处领的结婚证,拍照特别好看,而且很便利。现在全国婚姻登记通办,在风景漂亮的地方领证更有氛围感和幸福感。
广西“00后”大学生陈子轩:
•这种多样化的婚姻登记场景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喜好。传统的民政局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而这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人感觉亲切和放松。如果能在这些新场景中实现一站式服务,比如提供摄影、化妆、礼服租赁等配套服务,就更完美了。
传统结合现代 促进婚俗改革
“90”后北漂程序员杨先生:
•我认为这种创新举措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公园是城市的文化空间,将婚姻登记与公园相结合,既是对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文明风尚的弘扬。公园这种环境更容易让人冷静思考婚姻的意义,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追求奢华婚礼。
中学教师植小姐:
•我支持这种改革。公园里的婚姻登记处更像是一个爱情的见证地,比传统的民政局更有纪念价值。这样的场景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长久和稳定,而不是短暂的热闹和排场。我希望这种改革能进一步推动简约婚礼的流行,减轻年轻人的经济负担。
反方观点
登记便利措施 并非婚娶主因
网友“likespring”:
•将婚姻登记处搬进公园、商场等场所并不会显著提升年轻人的结婚意愿。现代年轻人面临的高房价、工作压力等,才是影响他们结婚意愿的主要因素。
“00后”大学生刘梦琪:
•作为00后学生,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对婚姻的看法更加开放和多元。公园结婚虽然能吸引一些年轻人的关注,但并不能改变我们对婚姻的基本态度。我们更看重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过早地被婚姻束缚。
或致冲动式结婚 忽略责任与承诺
“00后”新手妈妈 黄肖娜:
•我觉得结婚是一件需要谨慎考虑的事,在公园设立婚姻登记处感觉结婚跟玩儿一样,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因一时冲动而结婚,忽视婚姻中的责任和承诺。
“85后”创业者 郑先生:
•婚姻是人生大事,如果仅仅因为环境浪漫或一时冲动就决定结婚,可能会为未来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
提高结婚率 需解决根本问题
“70后”家庭主妇王女士:
•我结婚十几年,对婚姻有着深刻的理解。我认为,将婚姻登记处搬进公园、商场等场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对婚姻的疑虑和恐惧。婚姻的幸福与否,更多取决于双方性格、价值观以及能否相互理解和支持。政策应该更多关注这些方面,而不是简单地改变婚姻登记环境。
网友“王人平”:
•离婚设置层层障碍,要求你冷静再冷静;结婚却给你层层方便,要你不思考、不谨慎才好?但年轻人不想结婚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盲目冲动结婚也容易增加婚姻中悲剧和伤害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