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如何使用?入库标准是什么?
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如何使用?入库标准是什么?
2月2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这一案例库的建立,旨在为法官办案提供权威参考,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学习和行为指引的平台。本文将详细介绍案例库的使用方法、入库标准及其与裁判文书网的关系。
案例库的使用方法
社会公众登录人民法院案例库后,可以看到首页分为五大类案件类型: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和执行。每个案例都包含主标题、副标题、关键词、基本案情、裁判理由、裁判要旨以及关联索引等部分,可以详细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裁判依据。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登录案例库:
- 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主页面进入
-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人民法院案例库”直接访问官网
使用案例库时,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例如,遇到物业纠纷时,可以搜索“物业费”关键词,查看相关参考案例,帮助预判行为预期。
案例库还具有社会推荐功能。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案例推荐”入口,按照要求格式填写推荐案例信息。人民法院收到推荐后,会转交有关部门处理,并及时反馈进展情况。
入库案例的标准与审核程序
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的案例分为两类: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其中,一些广为人知的经典案例,如“于欢正当防卫案”和“女学生被精神虐待致死案”,都已经收录入库。
案例入库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
- 办案法院先行编写案例
- 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部门审核
- 经过专业法官会议集体把关
- 由权威专家复核
目前,案例库已有3700余件案件入选。这些案例在司法理念、法律适用、裁判尺度等方面具有典型性,能够为类案办理提供权威参考。
案例库与裁判文书网的关系
中国裁判文书网于2013年上线,收录了全国3500多家法院的1亿多份裁判文书。而人民法院案例库则侧重于提供规则指引,为法官办案提供精准参考。两者相辅相成,不存在此开彼关的关系。
案例库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裁判文书网中“同案不同判”的问题,为律师办案、调解组织工作等提供权威参考,同时也能帮助公众更好地学习法律、了解法律,明确行为边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案例库将不断更新,确保与时代发展同步。同时,案例库还会建立动态清理更新机制,确保案例始终符合法治建设进程。
文章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