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谈王莽改制为何失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谈王莽改制为何失败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3934930_121201009

王莽,这位两千年前的政治家,其改制措施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他废除奴隶制,推行土地国有制,设置贷款制度,这些看似符合现代人思想的改革措施,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王莽改制的失败原因。

一.新朝皇帝王莽的大胆改制

1.王莽其人

王莽,西汉政治家,是西汉王太后王政君的侄子,也是一位“篡汉者”,人称“一人王朝的皇帝”。之所以王莽被现代人认为是一位穿越者,不仅是因为他那些极具现代进步思想的改制措施,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过禅让得来皇帝之位的“篡夺者”,其中的过程更是要比历史上其他的开国皇帝更为顺利平稳,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拿了剧本”的人。

王莽入仕的年纪,正是王家的鼎盛时期,他的姑母王政君太后大权在握,王家也平步青云,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一职。这是王莽仕途顺利的一个基础,而并非主要原因,之所以王莽能够达到后来的高度,也都得益于他自己的深谋远虑。

王莽在朝中素有贤能之名,失去父母的他深受叔伯们的喜爱,他担任大司马的叔叔王凤在死之前还将王莽托付给王政君,这下更为王莽的晋升之路设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封侯、担任大司马、做当朝太傅、凌驾于三公之上……

汉室子嗣的衰微让王莽的政治野心不断暴露出来,汉平帝病死之后,王莽立了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的玄孙刘婴为帝,在姑母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顺利成为了“假皇帝”摄政王。

这其间汉室不少子弟曾起兵反莽,但由于王莽的贤名与威势也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在王莽53岁的时候,王莽逼迫刘婴禅让,称帝改国号,成为了“新朝”的第一位皇帝。

2.新潮的改制和穿越者谜团

即位之后,王莽立刻大刀阔斧地进行制度改革,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在那个时代看起来十分新潮,这也是人们认为他是穿越者的主要原因。王莽的改革大概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老生常谈的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上,王莽效仿周朝礼制,尊崇儒家经典,根据古典将现有的官职名称和官员结构更改,为了复兴古礼,他还更改了许多地名。

文化上,王莽更是搞出了许多新颖的东西,在教育、祭祀、法律、音乐、漏刻、建筑、历法、度量衡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改动。

经济上的改动是王莽改制的核心,王莽不仅废除了奴隶制,将奴婢改称为“私属”并且禁止买卖,还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做出了恢复井田制的决定。这两项措施加起来,对于民众的解放来说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由于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土地只掌握在少数地主富绅的手中,而多余没有土地的民众呢?

这些民众只能去地主家富绅家做受人欺负的长工短工,甚至为奴为婢,西汉盛行的奴隶制便是与土地兼并有着相当大的联系。井田制解决了这个问题,井田制则是要求土地为国家共有,根据民众人口数量分配定额的土地,比如一家中有八个男丁及以下就可以获得900亩田地,如若田地900亩,就要将多出来的田地交给田地数量不足的邻里。

在王莽的设想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人人有地种,人人都有生存的资本。虽然王莽的目的是效仿周朝井田制,但这却与社会主义初期的土地制度极为相似,也难怪会有穿越者这个谜团,而最令人怀疑王莽身份的是另一项制度——五均、赊贷及六筦。简单翻译的话,这个改制的名称便是“贷款”。官府放贷给民众,三个月内还款不需要利息,超过这个时间以外还款需要每年收取定额的利息,在古代尤其是汉朝,这个制度不可不说是新颖无比。

且不论王莽是否是穿越者,他的改制措施都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思想,但是这个改制措施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二.“穿越者”王莽的失败原因

1.与时代脱节的改制措施

废除奴隶制,改革土地制度变更土地、水域、矿产为国有,设置贷款制度解决民众生计问题提高国家财政收入……这些看似十分现代的改革措施,都是王莽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尝试过的改制。这些能在现代取得重大成果的措施,为什么到了王莽手中就偏偏失败了呢?

其实,王莽改制中无论是效仿古礼还是新潮进步的措施,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与当时的时代脱节。从当时的客观条件来看,西汉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土地私有制,王莽突然开始实行土地国有按人头分配土地,一定会遭到那些本就拥有很多土地与财富的地主富绅反对,这其中不乏有权势的官员和贵族子弟,而这些人恰恰有反抗王莽的资本。

果不其然,土地国有制和私属制没过几年就被迫取消,“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这条法令就是土地奴隶制度改制失败的证明。引起民众反对的不仅是土地制度,还有王莽多次的币制改革,为了推行全国度量衡的统一,王莽将钱币改制,从五铢钱变成了宝货的28种货币。但是由于制作繁琐,种类复杂,民众还是在偷偷地用五铢钱。王莽一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每次间隔时间都不长,货币虽然越来越精美,但成本越来越高,价值也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国内的货币市场便乱了套,产生了通胀等经济危机现象。还有官职上的改革,由于官职结构复杂,王朝内部出现了不少冗官、贪污现象,民众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这也显现出了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观原因,他的改制措施虽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他在实施这些措施时却并没有慢慢过渡,而是想要一蹴而就,这导致他的改制过于有冲击力,民众以时间难以接受,长久下来就会造成民众的反对。

2.天时不利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除了他改革制度的脱节和实施手段过于急躁,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天灾十分严重。公元初年前后,是中国历史上天灾最严重的时候。那时候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的灾难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惨状,王莽的改制偏偏赶到了这个时候。从政治到经济,不合时宜的改制措施让国家上下一片混乱,民众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王莽这位新朝的皇帝还沉溺在自己的改制美梦中,却不知到反叛的大旗已经高高扬起。称帝改制前的王莽,他触及的只是汉朝皇室的的逆鳞,但当时正统的皇室继承人在王莽手中,王莽又是名正言顺的摄政王,底下的群众不会反他,仅凭王室子弟封底的兵马不足以威胁王莽。但加上后来各地起义的民兵,规模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最后王莽死在了反叛军手下,曾风光无限的“开国皇帝”最后被肢解,这位“穿越者”最后也没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三.总结

在封建王朝统治的几千年中,许多改革者前仆后继,但终究跳不出腐朽的封建制度,王莽的改制却跳出了这个怪圈,这虽然是极少见的历史情况,但在那个时代来说的确是一种进步。无论是王莽“开挂”一般的经历,还是他极具新颖性和现代性的改制思想,都让人不禁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个“穿越者”,他的成功与失败,会不会就是一位穿越者想要改变历史却遭到了阻止的现实例子呢?当然,这些也都是现代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穿越”这个幻想,在现实社会中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所以“穿越者”的猜想,也都是不实的。纵观历史,王莽或许就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变革者,虽然他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能看到古代人少数的思想进步与他们的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