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645年清朝屠城嘉定,史称:嘉定三屠,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事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645年清朝屠城嘉定,史称:嘉定三屠,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事件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5/09/8250148_1136595488.shtml

1645年,正值明清交替之际,江南地区战乱频仍。在这一年,上海嘉定地区经历了三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史称“嘉定三屠”。这场持续数月的浩劫,不仅造成了近十万民众的伤亡,更几乎断送了当地数百年积累的文化传承。

事件概述

清朝李成栋部三次下令对嘉定地区平民进行大屠杀,发生于1645年,死者近十万人。

背景与经过

1645年的中国,正是明清交替的时候,社会乱糟糟的,到处都在打仗。那一年,清军的铁蹄踏遍了江南,很多城镇都被烧成了灰。而嘉定,这个现在属于上海的地方,也经历了三次让人心疼的大屠杀,历史上叫“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是在1645年发生的,那时候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地点在现在的上海市嘉定区,这里以前可是江南很繁华的地方,文化氛围也很浓。但是那一年,这里却发生了一次次的大屠杀。

清军进来后,为了稳住自己的统治,搞了很多让人不爽的政策,其中最让人烦的就是“剃发令”。这个政策让汉人得剪掉头发,留成满族人的样子,这可是对汉人传统习惯的极大侮辱。在嘉定这儿,老百姓特别抗拒这个剃发令,他们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宁愿死也不干。这种很强烈的民族精神,还有反抗的态度,都为嘉定三屠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经过与人物

嘉定三屠的过程特别残忍,涉及的人也很多。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侯峒曾和黄淳耀这两位。

侯峒曾,字豫瞻,在南明弘光时期是个很大的官。他人很好,很受百姓喜欢。知道清军要来打嘉定,他决定带领大家抵抗。在他的带领下,嘉定的百姓都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外敌。但是因为内部有分歧、外面有压力,还有武器落后等等原因,嘉定最后还是被攻破了。城破的时候,侯峒曾选择跟城市一起消失,他跳进了宣家池,用自己的生命来抗议。

黄淳耀,字蕴生,是崇祯年间的进士。他和侯峒曾一样,都是嘉定很有名的人。在嘉定保卫战里,他也积极参与了,对抗清军。城破之后,他和弟弟黄渊耀一起去西林庵自缢,用自己的死来表明心志。他们的死,不仅是对清军的一个回击,更是对嘉定百姓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最好证明。

除了侯峒曾和黄淳耀,还有很多勇敢的嘉定百姓在保护家园的战斗中失去了生命。他们中有的是力气大的男人,有的是柔弱的女人,还有的是需要照顾的小孩。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都选择了战斗到底。他们的死,让嘉定城有了一段时间的安宁;他们的牺牲,也成为了后人心里永远的痛。

屠城细节

1645年6月,清军将领李成栋带着精锐部队攻破了嘉定,开始了第一次大屠杀。城破的那天,清军像野兽一样,对城里的百姓进行了残忍的屠杀。不管男女老少,都没能躲过这场灾难。侯峒曾、黄淳耀他们在城破后选择了自杀,来表达他们的心志。

七月初一,两军打了一仗,当地的“乡军”虽然人多,但都是普通百姓,没有纪律,也谈不上什么组织和战斗力。而李成栋的军队虽然人少,但都是装备好、训练有素的士兵。结果,“乡军”被打败了。清军在嘉定开始了三次恐怖的大屠杀,嘉定三屠就这样发生了。

七月初三,李成栋联合太仓的清兵攻城,整天炮轰。城里箭和石头都用完了。初四那天雨下得很大,守城的士兵和百姓慢慢撑不住了。清军趁机猛攻,东门被攻破,清军冲进了城里。早上的时候,李成栋下令开始屠杀。小街小巷都搜了个遍。每看到一个人,就大喊让他交出宝贝,交得不够多就砍三刀,东西拿光了就杀人。很多平民都遇害了。三天后,从西门到葛隆镇,河里都是尸体。

城破后,侯峒曾和他的儿子侯演、侯洁在叶池殉节,黄淳耀和他的弟弟黄渊耀在西林庵自缢。这就是嘉定第一次大屠杀。

李成栋走后,七月二十四日,嘉定的朱瑛又带人控制了嘉定。李成栋听说后派部将徐元吉来镇压,城破后又对乡兵进行了残忍的屠杀,“数十里内,草木尽毁。时城中无主,积尸成丘……民间炊烟断绝。”,其中外冈、葛隆二镇的情况最严重。这就是嘉定第二次大屠杀。

八月二十六日,原来南明的总兵吴之藩反清投明,他本来是吴淞守军的将领冯献猷的手下。吴之藩带着剩下的部队反攻嘉定城。城里的清军没防备,一下就乱了。城里的百姓都跑到吴军那边,“踊跃听命”。但很快就被镇压了。结果嘉定又遭遇了大屠杀,城内外有两万多人被杀,这就是嘉定第三次大屠杀。

古人评说

嘉定三屠的惨状,让当时的文人墨客都震惊了。朱子素在《嘉定乙酉纪事》里,用很沉痛的笔调记录了屠杀的过程。他写道:“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故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于简。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

吴玉章的“陶庵留碧”碑,背后刻着他的七律诗:“长虹碧血气冲天,爱国英雄继千万,且喜纪元新世界,翻天覆地换人间。”

嘉定三屠是一段特别让人心痛的历史记忆,它见证了战争的残忍和民族的抗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