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粤澳联网40年:从零到百倍跃升,见证哪些变迁?(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粤澳联网40年:从零到百倍跃升,见证哪些变迁?(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engqin-cooperation.gov.mo/zh_HK/shq/news/detail?id=7228

从1984年首次联网至今,粤澳联网供电已走过40年历程。这40年间,广东对澳门的供电能力增长了17倍,年送电量增长了113倍。如今,南方电网通过三个通道、12条输电线路向澳门供电,为澳门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琴澳夜景 图/曾遥

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澳门全境仅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支撑,电力供应不稳,停 电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历经四十载沧桑巨变,今日之濠江两岸,霓虹闪烁,热闹繁华。内地向澳门供 电已构建起南、北、中三条"输电走廊",其中两条更是穿越横琴,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至澳门,点亮万家灯火。

这 段粤澳电力"联姻"的故事,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南粤大地。然而,就在 同一时期,澳门这座小城却面临着严峻的电力供应难题。

当时,澳门仅靠两座燃油发电厂发电,容量不大,发电成本和电价却很高,用电高峰期供 电能力捉襟见肘,噪音和污染更让人 们不堪其扰。

相比之下,广东电网的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夜间,电 力供应有较大的富余。这种峰谷时段的明显差异,让时任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的何贤看到了解决澳门电 力难题的希望。

1980年4月,何贤与时任澳门政府经济协调司、总督助手谢兆时等人开始 了与广东省电力工业局的接触,商谈广东电网向澳门供电的事宜。恰逢6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习仲勋访问澳门,这是历史上广东省省长首次访问澳门,意义非凡。

在双方举行的正式会谈中,时任澳门总督埃吉迪奥谈及澳门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面临的供 电困难。习仲勋当即表示,澳门的供电困难由广东省牵头解决,原则上保证两年后输电来澳,到1985年可 以基本满足澳门的电力需求。

1984年6月30日,一个历史性 的时刻到来了。广东开始通过一河之隔的珠海110千伏珠澳AB线向澳门澳北站供电,宣告粤澳正式联网。自此,澳门结束了电力"孤岛运行"的历史,广东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向澳门,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时光荏苒,转眼间,粤澳联网已走过了40个春秋。40年间,对澳供电通道已由单一的110千伏珠澳AB架空线路扩展为拥有"南北中"三通道、8回220千伏主供线路和4回110千伏备用线路的对澳门供电网架结构。其中,南通道和中通道共5回主供线路经由横琴连接澳门,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供电网络。

较1984年联网之初,广东对澳门供电能力从11万千瓦增长至170万千瓦,年送电量从0.47亿千瓦时增加到53.27亿千瓦时,较40年前增长约113倍。这一飞跃式的增长,见证了粤澳电力合作的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内地通过珠海电网向澳门输送的电量累计超过750亿千瓦时,约占澳门全社会用电量的八至九成,成为澳门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横琴岛与澳门一衣带水,成为内地向澳门供电的最前沿。据统计,经由横琴输送的对澳供电量占广东对澳供电总量的7成。

早在2010年,南方电网公司便出台《珠海横琴自贸 区电网专项规划》,将横琴岛纳入A+类最高可靠性供电区域。仅仅一年之后,横琴岛迎来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琴韵变电站",这也是全国首个220千伏电压等级的3C绿色变电站。

现任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生技部变电设备管理专责的陈滔,对"琴韵变电站"的建设历程记忆犹新。

"那时的横琴还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路网尚在建设之中。"他回忆道,建设变电站时,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材料都是从珠海市 区一车车装运过去,一趟路程下来就要耗费一个半小时。

"琴韵变电站"建成投运后,除为横琴提供电力供应外,也是南方电网公司对澳门供电电网结构的重要一环。"该站与澳门侧莲花变电站通过3回220千伏电缆线路相连接,构成了内地对澳门供电的南通道,大幅提升了内地对澳门输入的电量。"陈滔说道。

2013年,南方电网公司启动了对澳供电的中长期规划,计划将对澳通道的供电能力从130万千瓦提升至170万千瓦,为澳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电力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面对原有供电通道容量不足的问题,新增一条通道成为必然选择。而澳门政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道需达到"N-1"标准,即在任何一条通道发生故障时,其余通道仍能保证正常供电,确保澳门社会经济活动不受影响。

5年后,一条起始 于珠海220千伏烟墩变电站,经横琴至澳门220千伏北安变电站的粤澳联网第三通道破土动工。

"这条新通道的设计与施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参与第三通道工程 建设的珠海供电局工程项目经理熊志伟回忆道,"不仅需要穿越马骝洲、汇金湾及十字门三条水道,同时还要克服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种种难题。珠海段长达5.75千米的线路均为地下电缆,其中跨出海口部分占三成,工程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项目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大规模的管道铺 设作业经常在夜间进行,熊志伟则连夜坚守在施工现场,一边监护施工安全,一边严把工程质量。

他和团队还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如使用长达1.3公里的超长陆地电缆,并自主研发了专门用于电缆敷设的机械设备,确保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那段建设的历程让人难忘,能为内地和澳门搭建电力通道,我倍感自豪和光荣。"熊志伟感慨道。

现如今,粤澳联网形成南北中"三路"格局,进一步提升对澳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三条通道源源不断地向澳门输送着稳定而强大的电力,为澳门经济发展、深化粤澳合作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