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守护青少年成长,迈向健康“心”旅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守护青少年成长,迈向健康“心”旅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5299482_121106832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心理健康日,借此机会让我们深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更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就、社交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概念出发,探讨心理问题的危害、常见表现,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并且和环境和谐相处。心理异常通常是指心理健康水平偏离大多数人的一种异常状态,如一些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有什么危害呢?

青少年心理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学业成就以及家庭关系等多个层面。

  • 情感方面:焦虑和抑郁
    孩子可能经历情感波动,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感问题。情绪不稳定:可能表现出易怒、情绪不稳定或情感淡漠等问题。

  • 认知方面:学业困难
    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学习能力,导致学业困难或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甚至会产生厌学。自我概念问题: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可能受到影响。

  • 社交方面
    孩子可能难以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可能出现孤独感或社交回避。有可能发生攻击性等冲突行为。

  • 行为方面
    可能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如反抗、逃避责任或规则等,一些孩子甚至会有自我伤害行为。

  • 身体健康:身体症状
    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痛、腹痛、失眠等。

  • 家庭关系:亲子关系
    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沟通不畅,增加家庭压力。

  • 家庭功能
    家庭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家庭功能造成挑战。

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 狭隘
    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 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 失落
    孩子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 叛逆
    孩子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家长篇

  • 亲子互动“三个一”

  • 1.与孩子拥抱一分钟。肢体接触最能安慰人的心灵,拉近亲子关系。每天与孩子拥抱一分钟,温暖就会在整个家庭中流动。

  • 2.与孩子交流一刻钟。家长们要以朋友的身份坐下来和孩子每天交流一刻钟。家长们要营造出良好的倾听氛围,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工作,全神贯注地倾听向孩子传递信息。不评判、少建议、多接纳,让沟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 3.每周放飞孩子一小时。“放飞”不是“放纵”,建议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每周放飞孩子一小时,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可以让孩子情绪得到有效的发泄。

  • 发掘孩子优点,增强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希望被看见、被赞美。
    父母可以每天表扬孩子1-2个做得好的地方,家长们可以尽量使用鼓励式语言及尊重包容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
    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 (1)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有待挖掘的宝藏,具有无限潜能。

  • (2)放宽心态:教育孩子切勿操之过急,试着放缓速度,放低要求。

  • (3)建立奖励机制:家长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孩子做出的积极行为和成绩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1.培养孩子的电子产品管理习惯。
    2.增加家庭娱乐活动。

  • (1)陪伴孩子一起运动;

  • (2)阅读: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并陪伴孩子共同阅读。

  • (3)旅行:旅行可以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景观,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家长可以制定合理的旅行计划,与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让学生的成长充分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体验。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烹饪,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如暑假期间到社区参加学雷锋做好事、拥军优属等社区公益活动,从中培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保持健康心理的方法---学生篇

  •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兴趣爱好,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2.学习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

  • (1)学会放松。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 (2)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同学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师等。

  •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学生可以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 3.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每个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

最后提醒学生和家长,不良情绪有时是可以依靠个人自己的调整获得缓解、解除,但是如果不良情绪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也试过了各种能想到的方法但它依然存在,那么需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咨询。请不要讳病忌医,否则不仅增加孩子的痛苦感,也会延长了医治需要的时间。

本文原文来自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