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主编的《好城区评价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主编的《好城区评价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haanxigh.cn/guihua/guihuayaowen/2024/03/6325.shtml

2024年3月1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研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住房城乡行业40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好城区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会议成立了以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为组长的专家审查组。

宋春华
建设部原副部长

审查组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专项规划标委会副主任委员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专项规划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刘燕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张文忠,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供热专委会秘书长钱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帆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规院院长、《标准》主编负责人王凯表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好住房、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精神要求,履职标准使命,快速反应,积极组织开展“四好标准”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王凯院长介绍了中规院作为《标准》编制牵头单位,如何把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四好建设”精神要求,内化为指导《标准》编制的大方向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更好地发挥规范、指导、引领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希望高规格的审查专家组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确保《标准》编制任务高质量完成。

张志新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志新在发言中表示,为了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和倪虹部长关于好住房、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协会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由行业顶级专家组成了规模大、专业技术和科研实力强、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丰富的编制团队,大家不忘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汇聚集体智慧,组织开展城区建设标准编研工作。希望通过编制《标准》,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提供技术和标准的支撑,同时为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邓 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中规院副院长邓东在致辞中表示,中规院牵头承担《标准》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编制组基于中规院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成果,参考借鉴比照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等城市规建设治理等相关工作和标准规范,在短短的4个月完成了《标准》编制任务,实属不易。特别期待聆听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希望给予点拨和启发。

彭小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中规院副总规划师、科技处处长、《标准》编制负责人彭小雷在发言中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对《标准》给予大力指导。编制组将在各位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更好地领会、理解、落实部相关工作要求,继续完善标准内容,让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切实成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工作的重要抓手。中规院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张永波代表编制组向会议汇报了《标准》的编制情况、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我国关于城市城区建设研究的最新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参考了目前国内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借鉴了相关国际案例中,国外在城区尺度的评价侧重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宜居水平进行评价的惯例,开展多项专题调查研究工作,密集组织召开研讨会议,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使《标准》的研编工作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标准》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开展城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在评价指标框架的设计和纬度确定方面,一是呼应国际语境。衔接国际可持续发展、国际重要评价体系等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共识。二是对接中国实际。落实“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以及中央政策文件对城市发展的具体要求,实现“以评促建”工作目标。三是对接相关标准。充分对接国际国内相关规划和城市建设各专项领域评价标准。《标准》有三个创新点,一是突出“以人为本”建设理念,通过覆盖率、满意度、通勤时耗等可感知、可量化、可操作的指标集合,引导人居环境的宜居、韧性、智慧、和美水平提升,指标集合更具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性。二是注重新理念、新目标与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结合,统筹协调了部重点工作、相关标准、城市建设实际,标准具有较强可实施性。三是首次以“城区”为评价单元,搭建了人居环境建设空间与治理单元的对接平台,并衔接统计单元,形成“监测—评价—治理”工作链条,为空间治理与社会治理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经充分讨论,审查专家组认为:一是《标准》编制符合协会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二是《标准》贯彻落实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求,围绕“好城区”建设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建立了多维度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开展了试评价工作,《标准》编制对“好城区”认知达成共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开展城区人居环境品质综合评价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标准》也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标准化治理工具。三是《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填补了我国城区人居环境品质综合评价的标准空白,《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审查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出席审查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还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调研员江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蔡成军,协会首席总工程师褚波等领导,以及审查专家组成员、编制组成员、主参编单位代表7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弛主持。该《标准》是由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近50家单位,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3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3]10号)的要求共同编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