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大2024级本科新生数据出炉:高考统招仅占25%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大2024级本科新生数据出炉:高考统招仅占25%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SDHQC20536RIJN.html

北京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数据近日公布,数据显示通过高考统招录取的学生仅占25%,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讨论。

北京大学是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与清华大学齐名,是无数学子的梦想学府。不少家长表示,如果孩子能考上北大,他们甚至愿意到北大门口当石狮子。

2024级北京大学本科新生大数据显示,今年总招生人数为3389人,其中内地本科生占到97%以上,港澳台学生占2.1%。

令人意外的是,通过非高考统一招生方式录取的人数高达2180人,占到了64.33%。也就是说,通过高考卷面分被录取的“纯高考生”,仅有1209人,占总人数的25%左右。

以往大家也知道北京大学这类名牌大学,有强基计划、筑梦计划、竞赛保送、外语保送、运动员保送等途径,总以为这些途径的占比很小,顶多只有几百人而已,高考统考才是招生的主要途径,没想到实际情况颠覆了认知,统考生显得很“小众”。

要知道高考作为社会第一大考,之所以备受关注,大家如此重视,就是因为其公平、公正、公开,全社会都认可这个剧结果,没想到国内顶级高校大部分学生居然不是通过高考被录取的,这难免会让人质疑录取结果的严谨性。

此前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公布新生大数据时,也被质疑过统招生比例过小的问题,当时还有人痛斥“华东五校”是江浙沪的大学,北大清华才是全国人民的大学。如今看到北大统招生也这么少,让普通家庭的学生彻底失望了,难怪清北学生多来自于中产家庭,看来寒门再难出学子了。

所谓的“寒门”不止是指家庭的经济水平,也指原生家庭家长的眼界、格局和认知有限。除了学校考试卷面成绩以外,很少主动关注升学考试的信息,家长只知道让学生补课考高分,不在乎任何兴趣和竞赛,觉得凡是与高考无关的都是玩物丧志。

看上去家长非常重视教育,也确实在教育方面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彻底被北大新生数据打脸,为了25%的名额,放弃另外75%真的值得吗?

很多学生如果多了解一些强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或许考上北大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在某些学科有过人的天赋,家长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扬长避短,若是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也有机会直接被保送上北大。

普通学生如何打破信息差

相当多家长觉得非统招都不是给普通学生准备的,而是中产家庭拼财力内卷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学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但普通学生未必没有逆袭的机会。

无论哪条途径,都不是捷径,最关键的并不是家长的财力而是信息差。无论是北大也好,清华也罢,国内很多名牌大学都开始重视非高考统招的招生类型,确实能选拔出更有科研能力的人才。

应试教育有公平的好处,但也有弊端。会让一些资质平平的学生,靠刷题和补课考出高分,但实际学习能力并没有达到既定标准。就比如高考应届生考出600分,和复读16次考出600分有本质区别。

如果说大学扩招是为了提高社会素质水平,双一流高校就应该肩负起培养科研人才的重担,招录全面型人才的同时,也要重点培养专项人才。比如韦东奕这样的偏才,要是没有保送机制,以韦神的高考裸分成绩很难考上北大,可能就会埋没人才。

好在韦神上中学时遇到了伯乐,带他参加数学竞赛,这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成绩。可惜并不是所有有天赋的学生都如此幸运,能遇到自己的伯乐,不过家长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应该知道如何取长补短,结合各所大学的招生途径,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一种才是明智之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