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向谁问卦?问鬼神
《周易》向谁问卦?问鬼神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具神秘色彩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许多人视为卜筮之书。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经典?其神秘面纱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思想体系?让我们跟随杨鹏老师的分析,一探究竟。
《周易》的结构与形成年代
翻开《周易》,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部分的内容:
- 卦:这是最基本的卦象部分,首先有八卦,两两组合形成六十四卦。
- 经:是对卦象的解释,分为卦辞和爻辞两部分。卦辞是对卦象的简洁概括,爻辞则是更详细的解释。
- 传:即《易传》,共有10篇,也称《十翼》,是对卦辞和爻辞的进一步解释。《周易》全书约5000字,其中80%属于“传”部分。
这三个部分形成于不同的年代。传说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将八卦衍化为六十四卦并创作了卦辞,周公创作了爻辞。《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即创作了《十翼》。
《易传》的形成年代分析
为了研究《周易》的形成年代,杨鹏老师对其中的“天地”与“乾坤”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 “天地”概念在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中未见,直到战国后期文献中才频繁出现。《易传》中以“天地”宇宙观为主,因此很可能形成于春秋后期以后。
- “乾坤”二字在《周易》中出现7次,战国诸子百家中未见此概念,直到西汉前期文献中才频繁出现。因此,《易传》更可能形成于西汉前期。
从“天地”、“乾坤”宇宙观来看,《易传》不可能出自孔子之手,因为《论语》中没有这样的宇宙观概念。杨鹏老师认为,《周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是集体创作,这更像是一个国家行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暗示《易传》与孔子创作有关,可能是为了抬高《周易》的地位。
《周易》中的鬼神观
《周易》以卦象为基础,通过解释卦辞和爻辞形成一套价值观系统。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卦象究竟从何而来?
《周易》的宇宙观是天地自然主义,卦象反映的是天地力量运行的奥秘。那么,谁能够向我们展示这份奥秘?或者说,卦象是谁给出来的?我们在向谁问卦?
《周易》中,“鬼神”二字出现了6次。《文言》中提到“与鬼神合其吉凶”,表明《周易》高抬了“鬼神”的地位,以“鬼神”传达卦象,将所有道德伦理置于“鬼神”之上。
杨鹏老师指出,《周易》的精神结构是:占其卦以通鬼神,通鬼神以得卦象,得卦象以明天地,明天地以修人德,修人德以顺天地,顺天地以趋吉避凶而成事业。也就是说,《周易》这套庞大系统的根基在于“占其卦以通鬼神”。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鬼和神是不同的。鬼指人死后的存在,即祖先之灵;神主要指自然神,如太阳、月亮、山川等。杨鹏老师建议参观北京天坛,那里供奉“皇天上帝”的祈年殿两厢,就是日月山川风雷雨电等自然神的配殿。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神?如果不承认有鬼神,就没有《周易》存在的前提。假定有鬼神,那么通鬼神会不会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算命能力呢?杨鹏老师认为也许有这可能,在一些特定事情上有可能对未来有某种预知,否则鬼神怎么能让人信服呢?但是这背后可能有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就是我们的决策依赖鬼神,我们的生命被鬼神支配,而鬼神的行为特征,我们无法预期,对我们来说是随机的。
《周易》里还有一句名言:“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圣人设教,就是以《易传》为代表的这套价值系统,但这套价值系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建立在神道,鬼神之道。以鬼神之道来建构一套价值系统,天下人就顺服了。这套价值观的根基,其实是天地自然主义的变易和决策鬼神主义的随机。
再深一步,我们很难弄清楚,每次占卦所通的鬼神到底是哪一位。是你家的祖先吗?会不会只是你家池塘里的一条蛇?那么,你敢把你的决策、你的生命压在某祖先之灵和某兽之灵上吗?
《周易》的精神与周公、孔子、老子等人不同。周公、孔子以天命为基础,老子以天道为基础,他们都不是以鬼神为基础的。所以,他们怎么会把生命的支配权交给鬼神、交给卦象呢?老子甚至说“善数者不用筹策”(善于规划的人根本不需要用筹策去占卦)。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者,其实早就超越鬼神、超越算命了。
《周易》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算命传统
“天地-鬼神”之论为何会产生呢?千年以来,对我们中国人的心智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从世界比较的视角看待《周易》的变易性与鬼神决定的随机性?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卜卦决疑”场景
中国有自己以《周易》为代表的算命传统,只是中国的算命对象是比较模糊的“鬼神”,不是具体的某鬼某神。而且,因为有“鬼”,即祖先,所以《周易》算命中仍有比较明显的祖灵崇拜的痕迹。
人类经典中,Bible是彻底反对算命的。Bible“申命记”18:10 记载律法如下:
“你们中间不可有人用儿女来燔祭,也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问死人的。凡行这些事的都为上D所憎恶。因那些国民行这可憎恶的事,所以上D你的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你要在耶和华你的神面前作完全人。因你所要赶出的那些国民都听信观兆的和占卜的,至于你,上D你的神从来不许你这样行。”
《周易》占卦,是向鬼神占卦,卦象由鬼神给予,人再根据卦象判吉凶。中国先秦思想史上,至上神是上D、上天,《周易》并非是向至上神的上D、上天问卦,而是向神格较低的鬼神问卦。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中国以《周易》为代表的算命传统,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的算命传统,大方向是一致的,都认可算命。似乎凡多神教,都有算命传统,都发展出一套算命方式,可以比较的是算命的细节。但希伯来传统反对算命本身,显得极为特殊。并不是说希伯来没有算命的实践,而是说其主流思想是反算命的。似乎凡一神教,都相信人的命运由至上神决定,重在以信仰和敬畏至上神,从而平安有成,这是以神为主的。而算命,是人试图利用鬼神,预先窥探命运的安排,以自己的智慧来趋吉避凶,这是以鬼神及自我为主的。一神信仰下不算命,多神崇拜下算命,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差异,这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思维取向。一神信仰下寻求遵从恒定的律法,多神信仰下则寻求在变化中、依靠鬼神猜测未来而随机应变。前者发展为至上神-律法主义,后者则发展为鬼神-机会主义。这些问题,都是对理解人性、理解文化心理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的地方。
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庙。历史上多次重建,图片是公元前5世纪的第六次重建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