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前的7类先兆及应对指南
癫痫发作前的7类先兆及应对指南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然而,在癫痫发作之前,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特定的先兆症状。这些先兆不仅有助于患者提前做好准备,减少发作带来的伤害,还能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线索。本文将详细介绍癫痫发作前的各类先兆、其临床意义以及应对措施。
癫痫发作前的7类先兆
癫痫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7类:
视觉先兆:眼前突然出现运动或静止的闪现光点、光圈,或者像是看到火星、黑点,甚至是一团五颜六色的东西;这些异常可以是一侧或两侧出现,有的甚至无法辨认物体。
听觉先兆:耳边可能出现耳鸣,嘈杂声,也可能响起铃声、鸟叫声、虫鸣声,或者是机器的轰鸣声,而实际上没有这些声音的存在。
嗅觉先兆:多为令人不愉快的味觉体验,突然闻到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味,像是烧焦的橡胶、腥味,或者是刺鼻的硫酸味。
躯体感觉先兆:躯体会突然感到刺痛、麻木感、电击感、冷或热的感觉,或者是很异常的感觉不到知觉。
味觉先兆:嘴里可能出现各种怪味道,苦的、酸的、咸的、甜的,还有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油腻味。
精神性先兆:突然感到焦虑、不安、惊恐、压抑得喘不过气,或者是出现错觉、幻觉也是很常见。
自主神经先兆:会出现头痛、眩晕、皮肤发红、苍白、心动过速、起鸡皮疙瘩,或腹部不适等。
发作先兆的两大意义
部分患者在癫痫发作前,可能存在先兆的情况,如果患者及家属对先兆加以识别和重视,为将发生的癫痫发作进行准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癫痫发作带来的伤害。
常有患者描述:“我感觉有先兆也是有一点好处的,我就规避了好几次风险,就像我在路上,一有那种感觉时,就会靠边停下,这样就避免摔到受伤了”;确实,据临床观察,有先兆的患者,他们发生严重外伤的机会相对较少。
发作先兆出现,是一个警告信号!一方面,患者在先兆出现时可以及时呼叫并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下,以减少癫痫发作可能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详细的先兆描述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个体化抗癫痫药物的选择、病灶的定位。
诱发癫痫发作的三大类因素
一般因素:包括发热、一次大量饮水、过度换气、过重的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过饱过饥、便秘、突然停药、饮酒喝浓茶等。
感觉因素:有些患者仅在某种特定感觉刺激,比如视、听、嗅、味、躯体感觉刺激下才发作,例如:闪光、音乐、沐浴、刷牙等外界刺激,这类大多属于反射性癫痫范畴。
精神因素:某些患者在精神激动、强烈的情感活动、大悲大喜、受惊吓等因素下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
出现发作先兆时的应对措施
侧躺:癫痫发作时患者的呼吸道也会有口水等分泌物产生,让其侧躺也可以防止其被口水呛到导致窒息,同时家属要及时擦掉患者流出的口水,降低意外发生。
不可捆绑患者:癫痫患者发病时将其摁住或者用绳子绑住,这样限制患者行为的方式会让患者感到受到危险,进而抽搐或挣扎的更加厉害,造成四肢损伤,而一旦挣脱,极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二次伤害。
记录患者情况:家属在癫痫患者发病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记录如发病时间、持续时间、清醒时间,是否出现口吐白沫、面色发紫、抽搐等情况。
家属留守:家属在患者癫痫发作的时候,要解开患者的衣服扣子,确保患者呼吸顺畅,避免被尖锐物体或者家具等物体碰伤或砸伤,造成二次伤害。
不可往口内乱塞东西:癫痫发作时牙关紧闭,这种情况下塞一些软物或者硬物进入患者的口腔,就非常容易导致患者窒息、误吸。
不要喂药或喝水:不要在癫痫发作时给患者灌任何药物喝水,因为这时患者意识丧失,可能会造成吸入型肺炎。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