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港科广+南科大科研实习机会汇总|26保研&考研值得关注!
清华+港科广+南科大科研实习机会汇总|26保研&考研值得关注!
随着保研和考研季的到来,许多同学都在积极寻找提升个人履历背景的机会。科研实习是快速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积累履历材料的重要途径。本文汇总了来自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多个科研实习机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帮助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平台。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12月15日。作为清华大学面向未来的技术孵化器、思想脑库和未来科学的探索者,未来实验室致力于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学术交流,产生引领性原始创新重大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未来实验室以“计算、传播、媒体、艺术汇聚合一”为愿景,通过“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的无疆界技术创新,对人类认知、互动、逻辑产生变革,促进人机物融合社会发展,藉由文化、创业家精神融入,推动产业跨越式引领发展。力争成为在全球范围具有一定学术、产业和社会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水平的交叉学科实验室。
实验室将专注于人机物融合的前沿研究,特别是将聚焦在多感知(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人机交互及新型材料交互领域。
实习生招募
- 气味检测与嗅觉计算研究组群
- 交互戏剧研究与开发
- 关于音视频的脑成像研究
- 宣传平面设计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王宇阳老师课题组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于2022年6月正式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锐意创新,以发展融合学科为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成为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的典范、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设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社会枢纽,下设16个学域。
导师信息
王宇阳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CMA)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他在法国最负盛名的工程师院校之一的国立高等工艺学院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法德联合研究院与欧盟伊拉斯谟项目的支持下,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进行了一年访问研究。王博士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该领域内的主要期刊和会议,诸如IJHCS、Virtual Reality、IEEE VR与IEEE ISMAR等,常年受邀担任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会议审稿人。
研究方向
- 基础探索,“坐冷板凳”,培养科学和思辨的能力,做思想的巨人:
- 运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虚拟现实晕动病的缓解与预测(可解释性AI)
- 探索模拟人机交互中感知神经机理(计算神经学、强化学习、计算机视觉)
- 设计基于多感官系统的沉浸式媒体交互(认知系统、多模态)
- 应用研究,“赶热点”,培养面向市场导向的技术,做行动的巨人:
- 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多媒体应用研究
- 结合心理学的游戏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In Metaverse We Trust
招生要求
- 满足学校规定的入学要求(语言、绩点etc)
- 自驱动力强、好奇心重、朴实善良(最好还要幽默开朗,可以给生活学业不顺的同学讲个笑话)
- 在交互设计、数学、计算机、心理学、工程等专业领域长期保持“超常”发挥(最好有点独立的“sense”)
福利待遇
- 博士生助学金¥15k/月(除非有人帮忙,否则很难花完,记得多请老师同学吃饭)
- 硕士生助学金¥10k/月,详请参考港科大(广州)官网“红鸟硕士项目”(特点大概是9个字:项目制、跨学科、创新型)
- 科研助理(RA)/实习生一人一议
- 支持就学期间赴境外研究机构进行短期交流、访学
- 天赋异禀者,也可自定义福利待遇,我都“尽量”满足就好了
录取方式
录取采用申请考核制,无笔试部分。欲毛遂自荐者,烦请遣CV及成绩单(论文佳作若有,亦可同附)至:yuyangwang@hkust-gz.edu.cn,邮件主题:申请人姓名+职位。若目前未及博士(或硕士)入学标准,也欢迎以RA/实习生的角色先加入课题组交流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Zhiming Hu博士课题组
Zhiming Hu博士是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丰富研究经验的学者。目前,他即将在2025年8月成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助理教授,并领导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HuAI)研究小组。在此之前,自2022年8月起,他一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感知用户界面组和计算生物物理学与生物机器人组进行研究。
Hu博士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大学获得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博士学位,导师为王国平教授。他的本科专业是光学工程,2017年毕业于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Hu博士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机交互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0篇论文,包括IEEE VR、ISMAR、TVCG、CHI、UIST和IROs等。
Hu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眼动追踪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他的长期研究目标是开发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交互系统,能够准确模拟人类行为,例如日常生活中的人类眼动和身体活动。
招募信息
Hu博士正在寻找对研究有强烈兴趣的博士生、硕士生、实习生和优秀的研究助理。他期望申请者具有开发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方法的强烈兴趣,并且具备优秀的编程技能。有Python、PyTorch或CUDA经验者优先。同时,需要具备强大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和流利的英语书面和表达技巧。
如果你对解决科学难题和在国际化、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中进行研究感兴趣,请将你的申请发送至zhiming.hu@simtech.uni-stuttgart.de。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求职信(说明为什么感兴趣以及为什么应该选择你)、成绩单等。
个人博客
Zhiming Hu博士的个人主页:http://zhiminghu.net/
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罗涛研究组
罗涛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交互设计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教育者,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他的研究专注于各类平台上的交互性创新、以及描述交互性的形式化方法,重点探索新平台、新场景下(如Mixed Reality)的新型交互方式。罗教授在广州中山大学获得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在韩国国民大学获得交互设计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国民大学助理教授和韩国公司 SK Telecom 的 UX 设计经理,负责智能手机、手表以及汽车应用的交互设计。罗教授是10余项交互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其中两项被IPwe知识产权智能管理平台列为南科大最具价值专利类别。罗教授著有《交互设计语言:与万物对话的艺术》和《通用交互手势词典》,并开发了基于该语言的编辑工具和原型工具,其中《手势词典》被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设计师作为“交互规范”和“内部资料”相互传阅。自2019年起,他以及培养的学生们在学校与企业中,通过该语言及其工具产出的交互发明专利申请累计40余项(中国、美国、韩国)。通过从设计的视角探究交互的深层规律,罗教授致力于提高设计师在各类平台上交互创新的效率,用新颖、优雅的交互形式,把不断进步的技术转化成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他的主要工作请参考:www.ixdlanguage.org。
I-I Group (Into Interaction Group)
是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对交互创新有着十足热情的本科、硕士、博士同学们组成的兴趣小组。利用罗涛教授的交互设计语言,在各类平台上针对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用极致、细腻、优雅的交互形式,把不断进步的技术转化成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I-I Group 网站:https://i-igroup.github.io/index.html)
研究领域/项目
如涉及以下任一领域或项目,欢迎申请
- 基于实体和RFID的交互设计语言游戏化产品设计和研发
- AR/VR/MR场景下的交互方式创新与研发
- IxDL Engine 2.0 在线跨平台交互设计与原型工具的研发
- GBET(Gaze-Based Editing Technique)基于视线的VR电影叙事技巧与技术研究
- 交互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研究
- 数学与交互设计的交叉融合研究
工作职责
- 与课题负责人紧密协作,组织和实施研究项目
- 根据指导进行设计和研究活动
- 协助进行研究基金申请和论文写作
任职资格
- 具有相关领域的学位(如工业设计、计算机、电子工程、新媒体、心理学和社会学等)
- 熟悉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础理论、流程、方法和工具
- 对于探索各类新平台、新场景下的交互形态有较强的兴趣
- 具备良好的中文和英语水平(书面和口语),工作语言为中文(或英语)
- 欢迎具备撰写科研经费申请经验的候选人应聘
- 欢迎具备Unity3D,C#/C++,版本控制工具(git)和混合现实开发能力的候选人应聘
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按照南科大科研助理标准执行 + Performance Bonus。
工作时长
1年(可商议)
应聘流程及联系方式
请将求职信和您的简历(中英文版本)和相关材料(作品集、个人网站等)发送至:luot@sustech.edu.cn。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luot@sustech.edu.cn。
招聘日期
该岗位于2024年9月发布。申请将被滚动审核,直到该岗位被填补。入职日期须经双方同意。全职或兼职、毕业或在读皆可考虑。
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创意学院Enza MIGLIORE研究组
材料研究小组向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招聘实习生、研究助理或访问学生1名。我们正在寻找一个充满激情的前端开发人员加入我们。理想的候选人将具有强大的前端技术基础,如HTML, CSS和JavaScript,对UI/UX设计有敏锐的眼光,并对Web 3D开发有基本的了解
MIGLIORE教授是产品和材料领域的设计研究者和教育家。她专注于材料科学、设计和艺术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以及实验设计和批判设计的实践。MIGLIORE在罗马大学获得工业设计硕士学位后,在那不勒斯第二大学获得设计与创新博士学位,并发表了一篇关于设计和材料科学方法和工具应用于材料孔隙率的论文。MIGLIORE与化学家合作,设想新材料的场景、意义、机会和知识。MIGLIORE获得了日本科学促进会(JSPS)和意大利大学与研究部(MIUR)的博士后研究奖学金。她的调查(2017-2019)在东京城市大学进行,是关于材料的批判性视角,并在2019年东京设计艺术展上展出。MIGLIORE于2020年成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设计导师,在此之前,他曾在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的大学担任讲师和助教。她曾担任学术期刊《diid》的编辑委员会成员(2013-2019)。她是IPCB(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混合设计实验室、泡沫实验室(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客座研究员;他是上海Atelierba建筑工作室的设计总监,也是东京网络杂志《ADF》的撰稿人。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enzamigliore.com/
工作职责
- 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开发和维护前端组件。
- 使用JavaScript框架实现交互式web体验,重点是three.js和d3.js
- 参与Web 3D开发项目,特别是WebGL和WebAssembly,以创建视觉美观和性能优化的3D内容
- 执行代码审查并进行调试会话,以确保项目正在运行
申请资格
- 较强的前端技术知识:HTML, CSS, JavaScript
- 精通Git,熟悉基本的Linux命令行操作
- 熟悉JavaScript框架,熟悉three.js和d3.js者优先考虑
- 对Web 3D开发感兴趣,有WebGL和WebAssembly的实践经验
- 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技术挑战
- 对UI/UX设计有兴趣和熟悉,对创建直观和引人入胜的用户界面有热情
- 能够阅读和理解用Go语言编写的代码(优先考虑)
- 有游戏开发经验,包括编程和基本使用游戏引擎,如Unity, Unreal或Godot(优先考虑)
- 以前有开源开发的经验,有一系列的贡献来证明你的能力(加分项)
- 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工作语言为英语
工作时长
至少六个月(面议)。理想的开始日期是2024年9月。申请将以滚动方式进行审核,直到职位被填满为止。开始日期以双方协议为准。全职或兼职都可以。
申请与联系
如需申请,请将简历(英文)发送至邮箱:emigliore@sustech.edu.cn,邮箱:Enza Migliore教授。请说明你申请的职位。如果有任何问题,请毫不犹豫地联系这两位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