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清水塘”:一个老工业基地的生态蝶变
再现“清水塘”:一个老工业基地的生态蝶变
清水塘老工业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曾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经过近70年的发展,这里聚集了261家企业,以冶炼、化工为主。然而,长期粗放式发展也让株洲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2014年,清水塘被列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地区,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如今的清水塘已从污染严重的工业区蝶变为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20世纪70年代拍摄的清水塘老工业区一景。
清水塘核心区域只有15.15平方公里,高峰时聚集企业261家,以冶炼、化工为主。烟囱高耸,机器轰鸣……彼时清水塘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使命与荣光,却也沉积了数十年污染与落后产能。
2000年拍摄的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
长期粗放式发展让株洲欠下沉重的“环境债”。2003年、2004年,株洲连续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清水塘工业污染是主因。
2014年,清水塘被列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地区,转型探索之路就此拉开序幕。到2018年年底,清水塘全部261家企业关停。
2018年4月12日,清水塘老工业区一片在进行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土地,远处可以看到即将搬迁的株洲冶炼集团。
2018年4月12日,在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工人在检验管道内的乙炔气体浓度,为拆除做准备。
工业生产“归零”后,株洲在清水塘持续开展水系、历史遗留废渣治理,加快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逐渐变得“绿油油、水灵灵”。
2020年6月17日拍摄的清水塘部分城区新貌。
2024年6月12日拍摄的清水塘一景。
2024年6月12日拍摄的清水塘1956文化艺术空间,由老厂房改造而来。
湘江株洲段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老工业区退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株洲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上层通车、下层行人的清水塘大桥全面通车,市民可以在桥上尽享湘江美景。
2024年6月12日拍摄的清水塘大桥。
2024年6月12日,游客在清水塘公园游玩,远处是清水塘大桥。
高炉熄灭,烟囱停用,清水塘主动拥抱新动能,加速布局智能制造等新产业。三一能源装备基地、中车双碳园等项目入驻,成为清水塘工业经济的“新地标”。
2024年6月12日拍摄的清水塘“双碳大厦”。
2024年6月12日拍摄的三一硅能株洲5GW光伏制造基地生产车间。
告别“清水塘之痛”,再现碧水蓝天。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正在老工业基地原址上拔节生长。
2024年7月26日拍摄的清水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