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表达情绪的10种方法
绘画表达情绪的10种方法
绘画艺术心理咨询,这一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心理服务模式,通常被简称为“画疗”。它巧妙地利用绘画这一非言语的表达方式,作为核心媒介,深入探索并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就心理咨询或辅导而言,除了借助传统的言语交流外,还融入了绘画、音乐、舞动及沙盘等多种艺术形式作为辅助工具。这些多元化的方法不仅丰富了咨询手段,更使得治疗过程能够触及个体内心世界的不同层面。
与言语为介质的认知咨询相比,绘画疗法展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它绕过了理性与思维的直接碰撞,而是直接触及人类情感与情绪的深处——大脑右半球,那里是感性、直觉与创造力的源泉。通过绘画,个体能够以一种更为自然、流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无需担心言语的局限或误解。
言语为介质的认知咨询和绘画为介质的画疗互相配合,能更有效地处理个案的心理问题。
思考与感受模式
咨询师让来访者把人生的5件重要事情分别写进5张白纸里,并请来访者把这5张白纸都翻了一遍,把事情带给人们的情感或者经历用色彩描绘出来放在白纸后面,不用强调绘画技术,只选择能代表体验的颜色或简单的图形即可。
这一技术有助于人们意识到事件理解和事件感受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不小的区别。缩短这段距离,意味着要学习应对内心困扰。
情绪的表露
在团体辅导中,面对部分成员在自我情感表达上有困难,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或羞怯的成员,这时,团体带领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各种面部表情的人像图片呈现出来,要求团体成员注视这幅图片刻,然后对这幅图作出非言语性的反馈,比如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手势作出反应。
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性格内向羞怯的成员尝试表达情感,增强交流能力。如仍有困难,可以请这位成员独自练习,或请带领者或其他成员作示范。也可以在个体咨询中使用,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体验个人情绪
咨询师或团体带领者要求每个人面对自己的纸和画笔,不要关注其他人在干什么。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尽可能地将颜色涂满整个纸面,对着这种颜色或画出来的团静静观察片刻,就会体验到这种颜色引发了某种心情,而这种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不要急于命名这种情绪,静静地停留在这种情绪中,试着体验它,再体验它。
这个技术可以用于个体咨询,帮助查找情绪的缘起,也可以用在团体中,加深个体自我体察的能力。用同样的方式,换一种不喜欢的颜色,可以探索负向情绪体验。
但这时如果是在团体中,指导者的控制力就很重要了,如果控制不住,负向情绪泛滥开来打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会带来不良影响,对团体目标形成障碍。负向情绪引发的问题来不及处理,就会使个案面临受伤的风险。在个体咨询中情形也是一样的。
让画中人说话
咨询师或者团体带领者会让来访者或者团体成员考虑到认为人生中重要的其他人和对他们的影响,并考虑到此人的长相,把大致的图像描绘下来,再然后想想自己就是这个人物。
此时,咨询师可指导案例从重要他人的内心想法、要向自己表达的想法等方面着手,协助案例立于“重要他人”这一角色中去经历和说出自己的经历。
这个技术与“角色扮演”或“空椅子”技术起到的作用是同样的,可以分为“为重要的人代言”和“和重要的人交谈”两种方式,帮助个案宣泄的情绪,梳理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也可通过站在对方角度看待问题,实现态度转变;能增强自我意识的程度也就是给行为的变化带来了可能性。
表达负向情绪
咨询师请来访者对事先准备的绘画作品表达某种不喜欢、不赞同的情感。透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学习以平静而安全的方式表述自己的不愉悦体验,而不是以“发脾气”或扭曲的方式进行交流。
如,对作品或绘画作品中的人物说,“我感到我不信任你,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个案经历了当众表达自我的恐惧,学会了如何面对负向情绪的表达。
这个技术可以提高社交能力,改善沟通技巧。
与负向情绪同在
在绘画过程中,咨询师要求个案不断识别出现的各种情绪体验,并且尝试于这种体验同在,特别是在咨询的某个特定阶段,个案可能会体验到沮丧、失望、空虚、混乱等情绪。
这时,咨询时要强调说,“试着呆在这种情绪里”,或者说,“注意这种情绪来临时,你的身体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到了什么?”,“这时候你的期望是什么?”。当防御机制起动,个案就会采取逃避或拒绝的态度。
这个技术帮助个案学习与负向情绪共处,继而建立自信与自制能力。当个案能够与当下的负向情绪同在的时候,疗效就会自然发生了。
打包恶劣心境
咨询师要求每个人将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恶劣心境用一句话描写出来,再挑选一种颜色作为这种心境的象征,这一步骤不仅促进了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还使得抽象的情绪体验得以具象化,便于后续的处理。
然后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想象将所有这些不良情绪一一“打包”起来,时间要充分,引导个案尽可能将想象得到的所有恶劣心境都考虑到,一并处理。借助想象,可以继续将这个包裹扔到九霄云外去。
这项技术通过引导来访者进行情感的外化、打包与释放,巧妙地利用了想象的力量,帮助他们在不造成实际伤害的前提下,有效地处理并减轻当前的负向情绪。这不仅促进了心理健康的恢复,还增强了来访者面对未来挑战时的心理韧性。
画出怨恨的人
咨询师要求来访者闭上眼睛,回忆一个曾经怨恨的人,将这个人的形象用线条或颜色表示出来,绘画技术上仅仅做到在个案本人看起来像那个怨恨的人就可以了,当然,画得像一些也不错。
然后,由咨询师引导个案对着画中的人物说出,“我恨你,因为我小的时候你打我”,“我心里很怨恨你,因为你当着我朋友的面出我的丑”,“我恨死你了,因为你曾经那么虐待我和生病的妈妈”,“我恨你,因为你一直都在酗酒,还没等我长大你就死,那时我多么需要你”,等等诸如此类的发泄的话。
这时,咨询师同时将这幅画撕碎或毁掉,直到个案感到将内心的怨恨释放出去。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手法,将过去的情绪唤起,并提取到当下来处理,即让那个曾痛恨的人在内心已经“死去”使个案内心的愤怒由此可以得到宣泄,再回到生活中的时候就会发现纠缠已久的旧日怨恨情绪早已消失。
画一副有表情的面孔
咨询师或者群体带领者挑选一名志愿者坐到群体中央,向每个人做各种各样的表情,他们会高兴,会生气,会悲伤,会困惑,会知足,会沮丧、仇视和其他感情的演出,每一种感情维持约1分钟,每个人都会绘制出不同的表情。
再进行群体间讨论。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可由大家轮流出场操练。
该技术有助于个案对情绪反应的理解,辨认和经验,并由此开始试图以加工沟通种所产生的多种情绪。
画出伤痛事件
咨询师让来访者回想起那件伤筋动骨的事的情景,然后把情景描绘下来。接着鼓励案例回归到当时的心情,再次体会那一瞬间的心态。
当个案说“那时我在没有人的大街上行走,心里充满了恐惧”。咨询师就引导他将这个陈述改为更具细节,如“那时我在没有人的大街上行走时非常恐惧。当时钟指向深夜的十一点多钟。空气阴冷潮湿,那时我也有感到有点头疼。知道自己回不了家。我绝望了。整个人抽得很紧。”
这些细节可以让案例把以往的经历带进现在。有创伤后应急适应不良、未解决冲突等背景的个案很可能正在受着某些剧烈情绪的折磨,如恐慌、困顿、挣扎等。
该技术让他们追溯旧日场景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把此经验带至当下进行加工,从而让咨询师有机会结束往事。它标志着一种从过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迈向更加健康、完整的自我认同与情感生活的转变。
绘画心理分析又称绘画投射测验技术,是主观心理测验的一种重要技术,其中包括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等。来访者按照要求完成特定主题的图画,在绘画过程中,来访者将潜意识中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呈现出来,咨询师可以通过解读以评估来访者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心理状态、生活经历等,以此来辅助更好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