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家共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详解
最新专家共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详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退行性脊柱病变,近年呈高发病率及低龄化趋势。国内相关专家根据近年LDH最新研究,参考国内外指南、共识和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最近出台了首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LDH除个别症状严重、疼痛剧烈、压迫神经影响功能等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需手术治疗外,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是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本文仅对其中合理用药部分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西药治疗
药物类别 | 用药说明 |
---|---|
非甾体抗炎药 | 如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是LDH急性期腰部神经根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但近年研究表明,LDH伴随坐骨神经疼痛时非甾体抗炎药作用不明确,不同种类非甾体抗炎药效果也无明显差异。 |
糖皮质激素 | 如泼尼松龙,全身使用激素可在短期内更有效缓解根性腰腿疼痛,但仍缺乏长期随访观察数据。考虑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建议其他药物作用不明显时可短期内行冲击疗法,而不推荐长期使用。 |
离子通道调节剂 | 如加巴喷丁等,能在慢性神经性疼痛的治疗和睡眠改善方面对生命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但仍需要关注药物使用不良反应。 |
阿片类药物 | 如羟考酮等在减轻腰痛方面短期有益。在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方面,阿片类药物的效果仍不明确,同时此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故仍需结合病情选择使用。 |
中枢性肌肉松弛剂 | 如乙哌立松,可作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腰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但目前其治疗神经痛作用仍缺乏相关研究。 |
中药治疗
辩证及治法 | 成药 | 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 |
---|---|---|---|
气滞血瘀证治法是理气活血,通络止痛[适用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 恒古骨伤愈合剂 | 能活血益气,补肝肾,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用于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病和LDH。 | 口服,成人25mL/次,6~12岁12.5mL/次,每2日服用1 次,饭后1h服用,12 d为1个疗程。 |
腰痹通胶囊 | 能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脉络闭阻所致腰痛,症见腰腿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剧痛不能转侧,LDH见上述证候者。 | 口服,3粒/次,3次/d,宜饭后服用,30d为1个疗程。 | |
寒湿阻络证治法是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适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金匮要略》)、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杂病论》)、独活寄生汤 (《外科正宗》)]。 | 骨通贴膏 | 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骨痹属寒湿阻络兼血瘀证之局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活动受限,退行性骨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 外用,贴于患处。贴用前,将患处皮肤洗净,7d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
湿热阻络证治法是清热除湿,活血通络[适用宣痹汤(《温病条辨》)、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龙胆泻肝汤(《外科正宗》)]。 | 独一味胶囊 | 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 | 口服,3粒/次,3次/d,7 d为1个疗程;或必要时服。 |
肝肾亏虚证治法是补益肝肾,通痹止痛[适用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左归丸(《景岳全书》)]。 | 舒筋健腰丸 | 能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 口服,5 g/次,3次/d。 |
丹鹿通督片 | 能活血通督,益肾通络。用于腰椎管狭窄症(如黄韧带增厚、椎体退行性改变、陈旧性椎间盘突出)属瘀阻督脉型所致的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酸胀疼痛,舌质暗或有瘀斑等。 | 口服,4片/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 |
气虚血瘀证治法是益气养血,通经活络[适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 金乌骨通胶囊 | 能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 口服,3粒/次,3次/d;或遵医嘱。 |
其他药物治疗
1.西药注射
注射分法 | 说明 |
---|---|
神经根注射 | 多数情况下,对LDH伴有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实施类固醇药物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能减少受压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炎症,进而缓解疼痛。部分患者治疗后明显减轻疼痛且达到长期维持的效果,可作为首选治疗。 |
骶管注射 | 骶管注射与神经根阻滞治疗原理类似(在超声辅助引导下操作)有助于缓解LDH患者因腰骶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 |
2.中药外治
用药方法 | 说明 |
---|---|
中药外敷法 | 中医学外、内治的理论指导是可以通用的。对于各期LDH,症见腰背部疼痛,或痛有定处,下肢活动受限,屈伸不利患者,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选择方药,在腰背痛和下肢痛部位外用,对改善患者的腰背痛等各种症状,可有明显的疗效。 |
中药外洗或熏蒸法 | 适用于LDH所致的腰背疼痛、下肢肿胀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中药熏洗可起到疏通腠理、理气活血的作用,根据证候类型选择方药,可消除腰背肌痉挛,并营养椎间盘,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 |
中药离子导入 | 适合LDH腰背痛、下肢酸胀等症状治疗。借助于中药离子导入电极板的温热作用,加速局部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等的清除,扩张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有改善疼痛的作用,并能随症加减,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使中草药直通病所,在疼痛明显或疼痛根源处形成高浓度区,增强疗效。 |
中西医(药)联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作为一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共识,并没有专门介绍这部分内容,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笔者仅查阅2023年国内最新研究,就发现这部分并非是“缺少相关研究”,而是研究成果颇丰。笔者仅粗列数条文献,读者可详查参考:
以下研究治疗LDH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中西药联合应用,如正清风痛宁定向透药联合塞来昔布[2]、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3]、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联合腺苷钴胺[4]等;中药联合现代西医治疗方法,如健腰活络丸联合椎间孔镜治疗[5];西药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如穴位注射西药腺苷钴胺联合中医针灸[6]和其他疗法[7]、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小针刀疗法[8]、西药神经阻滞联合中医推拿手法[9]及其他中医疗法[10]等等。希望本共识再版时加上本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世界中医药,2023,18(7):945-952.
[2]洪政茹,朱亮亮.正清风痛宁定向透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 中医药导报,2023,29(5):99-102.
[3]周燕弟,韩淑萍.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20):155-157.
[4]李松松,谈钊.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5):2099-2103.
[5]陈太声 ,唐雨微.健腰活络丸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23,38(12):2246-2249.
[6]胡志明,王大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23,38(10):1956-1959.
[7]刘晓婷,宫玉锁.穴位注射腺苷钴胺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J].中国民间疗法,2023,31(18):104-106.
[8]谢慧聪.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6):121-124.
[9]陈成然,许祥明.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20):31-32.
[10]汪雄伟,杨克新.神经阻滞联合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状Meta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3,29(7):530-539.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