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备战2025高考语用部分“效果题”之修辞效果 人称效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备战2025高考语用部分“效果题”之修辞效果 人称效果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217571602851098

五.修辞效果

1.比喻(浙江省百校大调研)

茶百戏始于唐朝,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4分)
1.“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两句是说,水已烧开,鼎内水开之声(本体)如骤雨齐来、松涛狂吼(喻体);用开水在碗中冲茶(本体),顿时蒸腾如云般的雾气(喻体),茶叶(本体)如花(喻体)在碗中徘徊、飘荡。事虽平易,写来却形神俱备,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足见诗人构思之巧、运笔之妙。(4分)

2.比拟(湖南省多校高三4月大联考)

与执著同行,也就注定要面对孤寂抑或辛酸,但执著告诉我们:“为了得到荆棘尽头那芳香的玫瑰,即使被扎的满身刺痛,又有何妨?”执著总是用坚定的目光注视我们:“与我同行,你会收获一篓篓惊喜。”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并指出其作用。(4分)
2.①拟人,句子中将“执著”人格化,赋予它“坚定的目光”以及话语,形象地展示执著的特点和执著给人带来的益处。②拟物,将“惊喜”用“一篓篓”来修饰,把抽象的“惊喜”写成了具体的“鱼”,将执著带来的益处写得生动有趣,充满语趣。
【评分参考】答对一点得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拟人(2024广东省一模)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到初夏则更显成熟,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文中加点的两个词组都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但拟人化的方式不同,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6分)
3.①“蹬着脚”赋予摇摆的柳枝儿以人的肢体动作,突出了她们的活泼、热情和想要让人们感受春天来临的急迫状态;②“持重”则赋予荷叶以人的性情、气质,突出了荷叶亭亭玉立的风姿,也与柳枝儿的活泼俏皮形成对照,突出不同的绿带给作者的不同感受。[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4.反复(江苏省南京三模)

连老大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①“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
连老大故去多年了。②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老大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老大的茶干。
划线句①②都使用了反复手法,请分别简析其作用。(4分)
4.①句更直观地表现连老大口头语及说话慢的语言特点。②句强调人们对连老大的深刻印象,和对连老大消失的遗憾。(4分

5.反复、排比(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

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①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②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依旧回进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每天有一场空欢喜,但每天逃不出苦闷和恐慌。
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①强调了年老者对云霓可能会消失的担忧、紧张,突出了人们对下雨的渴望。②形象地写出云霓消散的过程,表现了人们对下雨无望的失望之情。(共4分,每点2分。)

6.通感(江苏省宿迁高三一模)

山路上,一老一小,丈量完公路,挺进山路。沿溪行,跨沟渠,过了横排登山坳,一路芒花浩荡飘摇。
蝉声知了知知了,叫得稻浪翻滚。
“蝉声知了知知了,叫得稻浪翻滚”打破了感觉限制,表达上新颖别致,请简要赏析。(4分)
6.通感(1分),把听觉上的“蝉声”转化为视觉上的“稻浪翻滚”。(1分)写出一种流动的节奏感(1分),表达我进入桃源的愉悦之情(1分)。

7.不指定(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

不纯是为了那树芽的美味,而是为了那背后种种因缘,岛上最南端的小城,城里的老宅,老宅的故园,园中的树,象征父亲也象征母亲的树。万物于人原来可以如此亲和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7.运用顶针手法,(1分)将小城、老宅、故园、树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排列,凸显了故园之思、家园之爱。(2分)读起来朗朗上口。(1分)共4分)

六.人称效果

1.第三人称(广东省深圳一模)

如今,苟各庄已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等火车。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目光从容自信,她们衣着干净时新,她们谈吐不再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文段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3分)
1.①反复强调“她们”这一主语,更能体现人物的主体地位;②同时,多个“她们”形成铿锵有力的节奏,更能表现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2.多种人称(江苏省苏锡常镇二模)

人们总想用更强烈的词汇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作“形容词贬值”。大家都用一个词,那这个词就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了,必须用一个更夸张的词,这样原来那个词就贬值了,甚至意思走向了反面。
文中加点的“我们”和“大家”都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但在文中表意有差别,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文段中的“我们”带有作者和读者交流的意味,营造了对话感。“大家”表示一种普遍现象。
评分参考:写出差别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

七.比较不同效果

1.精减词语(2024广东省一模)

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如果我们认为观念是不依靠客观事物的无根之花,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它。越是忽略观念的客观根源,观念就会变得越不可靠。
有同学认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太啰唆,可以修改为“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你赞同这样修改吗?请简述理由。(4分)
1.不赞同。原句有两层逻辑关系(两步推理),即“对事物理解深刻”是“与事物接触多”带来的结果,而“对事物理解深刻”又会带来“观念清晰”这一结果。修改之后,变成了一层逻辑关系,从“与事物接触多”直接跳到了“观念清晰”,缺乏必要的推理过程,逻辑的严谨性不如原句好。[4分。观点1分;理由3分,其中,能意识到逻辑关系的变化1分,具体分析2分。如果说赞同不得分。]

2.删除词语(重庆市高三三模)

过去在朝天门、千厮门,在大阳沟、七星岗,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总有小贩挑着茶炉担子,走街串巷兜售炒米糖开水和盐茶煮鸡蛋,为爬坡下坎的力夫贩卒暖身解渴,为无忧无虑的老叟孩童香嘴解馋。
流年似水,“炒米糖——开水”,这句吆喝声早已随江水流逝,但这句折射老重庆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市声”,却让多少老重庆回味无穷。如今,一些餐馆为迎合食客怀旧心理,用米花糖和开水,兑制成一大缸“开水米花糖”,摆在餐台上供食客自助取食。其实,品味炒米糖开水并不在又香又甜的本身,而是在于怀旧的情趣之中。如果没有“开水现冲”和“调羹一搅”这两个“动作”,就缺少了炒米糖开水“那个味”!
炒米糖开水,一把炒米,一勺白糖,一注开水,甘甜香醇,暖在心间,余韵无穷,平凡中见不平凡,简单中的不简单。
文中首句加点“在”字删除,改为“过去在朝天门、千厮门、大阳沟、七星岗”,尾句加点的“的”字改为“见”,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2.①原句前后齐整,有“在”,有停顿感,叙述更有节奏;没有“在”,只是简单列举,缺失了韵律。②“的”对应“见”,体现措辞的变化,表达更参差多态;改为“见”,则前后重复,言辞单调。

3.调整句式(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

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以及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
将文中画横线句子改成排比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自然,并分析改写后的表达效果。(4分)
3.(1)排比句: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
(2)表达效果:改写后句子突出强调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以及促进的途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促进方言文化发展的强烈期待;语气连贯,节奏感强;层层递进,增强气势。
(排比句2分;表达效果分析2分,效果中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4.分析原因(湖北省七市州高三3月调研)

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浑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请据此分析画横线句子更改的原因。(4分)
原文: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况且,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
改文: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4.①原句中“况且”一词,使句子呈现递进关系,不合逻辑。②改变后第一段整体上构成因果关系,逻辑层次更加清晰。③“因此”放在文段结尾突出强调了“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5.整体比较(辽宁省大连市二模)

西南联大是一所传奇的大学,虽然仅仅只存在了八年,但是却让人感慨不已。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却造就了无数时代英雄,令人动容,那些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这所“最穷大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却造就了无数时代英雄,令人动容,书生也有了意志”,内容上和原句基本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及原句,请说说原因?(4分)
5.①两次“不合适”,更能突显出西南联大在战争中艰难办学的事实;②用“手无缚鸡之力”的俗语和“钢铁般的意志”形成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评分标准:每点2分。②处如只答成比喻或夸张,给1分。意思对即可。

6.整体比较(江西省南昌市一模)

街上有行人和两人抬的轿子。他们斗不过风雪,很快就露出畏缩的样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满在天空中,向四处落下,落在伞上,落在轿顶上。落在轿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脸上。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向四处落下,落在伞、轿顶、轿夫的斗笠、行人的脸上”,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6.①原文“落在……上”,构成动作性排比,句式整齐,强化了语句的表达气势;
②细致的视觉描写,更好地突出了雪落地的独特,暗示环境的恶劣。

7.整体比较(湖北省武汉市高三四调)

两千年来这地方的人民生活情形,虽多少改变了些,人和树,都还依然寄生在沿河两岸土地上,靠土地喂养,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复入于土,新生的长成,俨然自土中茁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生生不息”,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7.①内容方面,原句紧承上文“靠土地喂养”,具体展开,(2分)强调了土地孕育了人和树,语意更丰厚(2分)。②语言方面,原句以“衰老”与“新生”对举,通过“复入”“茁起”等动词,形象展现生命寄生于土地的过程,更富有画面感 (2分)。
评分参考:答到“对举”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整体比较(广东省深圳一模)

没有玻璃的教室门窗大敞着,黄土院子里,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随意做着课间操……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得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四周峻美的大山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写成“土地贫瘠,石头多而无用,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8.①原句是长单句,节奏沉缓,更能表达压抑沉重的意味,改后无此效果;②原句的“使得”揭示老百姓心态保守有着环境原因,改后无此意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