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之死:一个特殊丫鬟的悲剧命运
晴雯之死:一个特殊丫鬟的悲剧命运
晴雯是《红楼梦》中极具特色的人物之一,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是贾宝玉房中四大丫鬟之一。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针线活一流,然而这样一个优秀丫鬟却最终被撵出贾府。本文将深入分析晴雯的悲剧命运,探讨导致她被撵出贾府的多重原因。
在贾府众多丫鬟中,晴雯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针线活一流,堪称贾府丫鬟中的佼佼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丫鬟,最终却成为了被撵出贾府的对象。
对于晴雯被撵出贾府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袭人的排挤,有人认为是王夫人的刻意打压。但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晴雯特殊的出身背景
晴雯的出身与其他贾府丫鬟大不相同。在贾府中,丫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像紫鹃、鸳鸯这样的家生子,祖孙几代都在贾府为奴;另一类是像袭人这样因家境贫困被父母卖入贾府的丫鬟,签有死契。
而晴雯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她在十岁之前过着正常人家的生活,只是在十岁后才被父母遗弃,成为了赖嬷嬷的丫鬟。因为说话爽利、容貌出众,晴雯很快成为了赖嬷嬷出入贾府的贴身丫鬟。贾母这位具有高级审美的老太太,一见晴雯便爱不释手,立即将其留在身边。
在贾府中,贾母对诸事不管,唯独疼爱“二玉”,喜欢孙子孙女们围在自己身边,闲时同众人打打牌逗趣。她对宝玉这个孙子,也如当今社会众多的爷爷奶奶一样,是毫无理由的溺爱。因此,贾母在看到这个漂亮且有一双好针线的晴雯后,仅仅将她留在身边一段时间,便派她去服侍宝玉了。
在宝玉身边,本就有袭人这个优秀的丫鬟。但与袭人相比,晴雯在编制上与她有着明显的区别。袭人尽管优秀,但她的月钱是从贾母处领取的,在编制上,她依然算贾母身边的八大丫鬟之一;而晴雯不同,贾母是彻底地将她安排在了宝玉的房间。以贾母的审美、品味,不难看出,在她们二人之间,晴雯才是贾母特意为孙子培养的小妾人选。
晴雯特殊出身带来的性格特征
晴雯的特殊性在于,她在十岁之前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十岁后才成为没有自由的丫鬟。与贾府众多丫鬟不同,她少了一个学习规矩的过程。比如袭人,李嬷嬷就曾说,她是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晴雯因为年幼时没有接受过这种为奴的调教,所以半路出家的她,不具有其他丫鬟所具有的尊卑、等级意识。
这种特殊性在许多细节中都有体现。比如宝玉为她留下了一屉豆腐皮包子,被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吃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袭人或其他丫鬟身上,她们一定不会刻意张扬。就如同样是宝玉为袭人留下的糖蒸酥酪,被李嬷嬷吃了后,宝玉正要发脾气,袭人便立马撒了慌,说自己吃了闹肚子,宝玉便不再生气了。袭人的息事宁人,是因为她懂规矩,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虽然同样是奴才,但她们之间地位却不同。“奶妈奶妈”,可不是简单的称呼,就如迎春所说,她是奶妈,只有她说我的份,连宝玉,也得让着她。
晴雯为一屉豆腐皮包子,完全不顾及李嬷嬷的身份,还刻意挑拨宝玉与她的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丫鬟应该做的。而一旦我们明白了晴雯身世的特殊性,便能理解。
再比如,端午节时,晴雯在收拾宝玉的衣服时,不小心摔坏了他的扇子,宝玉原本心情就不好,因此数落了她几句。主子数落下人,原是天经地义的,即使平日里关系再好,也不会同主子争吵,而晴雯,显然同其他的丫鬟不同。她是据理力争,丝毫没有将宝玉当成一个主子;随后袭人来劝,她也是夹枪带棒的,讽刺自己的上司。连宝玉与袭人见不得人的勾当,也被她说了出来。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试看整个贾府,又有谁,如她一般,将宝玉气成那个样子?
从此,我们能够看出,在晴雯的潜意识中,她不仅没有主仆意识,也没有职场中的上下级意识,这也正如她的判词所说:“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只是可怜的是,她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地位的下贱,所以她永远是最趾高气扬的那个。
晴雯特殊的意识
因为经历不同,所以晴雯同袭人以及贾府众多的丫鬟不同,她的意识同常人不同。举个例子。在怡红院中,以袭人为首,包括众多的丫鬟,谁都是将这里当成职场,当成战场的。但唯独晴雯,将它当成了自己的家。
所以我们看到,袭人为了上位,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排除异己;如碧痕,为了上位,同样可以连颜面都不顾,服侍宝玉洗澡,花上五六个小时。但晴雯不同,她是将怡红院当成自己的家。
宝玉要撵她出去,她会哭着说道,就是碰死在这里,我也不出去。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平儿特意嘱咐麝月保密,等袭人回来再设法撵她出去,为的是保全怡红院的名声;但晴雯得知后,却丝毫没有顾及平儿的用意,而是直接撵出了坠儿?
晴雯如此做,因为什么?因为她对怡红院看得太重,当这个家出现问题时,她不顾一切地维护这个家。正如平儿所说,她就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晴雯这种特殊的意识,也可以看成是重情义。而之所以如此,还是源于她特殊的出身。在《红楼梦》中,十岁的年纪其实并不小了,随林黛玉进贾府的雪雁,便是十岁。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年纪的丫鬟,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自主意识、服侍主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但晴雯没有。
十岁之前的晴雯究竟过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她开朗的性格我们却可以猜测出,曾经的她,过得应该挺开心。加上她拥有的优秀的针线活,甚至于,她所受过的教育,也是不错的。
只是这一场突变,让她从幸福的家庭变成了不幸的弃儿。成为了服侍他人没有自由的奴才。但她所具有的,对那种温馨家庭、温暖亲情的渴望,却始终没变。正如她的哥哥多浑虫那样不堪,但她依然毫不介意地与她相认了。她的哥哥多浑虫,之所以能有一份工作,能娶到多姑娘这样的女子,想来也同她这个妹妹的扶持有关。
晴雯这一种对亲情的渴望和依赖,也展现在她对宝玉身上。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是她的高光时刻,显示出了她优秀的针线活。但或许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那就是从一个丫鬟的角度而言,晴雯在这一刻,太拼了。身处病中的她,为了宝玉的一件衣服,竟然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当她完成了修补工作后,直接倒下了。我们试看袭人被宝玉无意中踢了一脚,口吐鲜血的反应?是心灰意冷。而晴雯为宝玉拼命,却完全是自愿的。
晴雯的特殊性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凡是看过《红楼梦》的朋友,相信都能体会出其中的尊卑、严格的等级制度;尔虞我诈的钩心斗角。只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却有一人,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既不懂得圆滑世故,又没有半点尊卑的概念。
袭人身处病中,因为没有注意李嬷嬷进入房间,没有称呼她,被她那样的数落,尚且只能听着。试想,若这一幕发生在晴雯身上,该是怎么的局面呢?
就像坠儿的母亲指责晴雯一样。那媳妇冷笑道:“我有胆子问他去!他哪一件事不是听姑娘们的调停?他纵依了,姑娘们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说话,虽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晴雯听说,益发急红了脸,说道:“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说我撒野,也撵出我去。”这一次,是因为麝月在场,以理压制了她,但试想,在许多的场合之中,没有麝月的压制?晴雯又会得罪了多少人呢?
晴雯与宝玉最后相见,道出悲剧根源
晴雯被王夫人撵出,从比平常人家的小姐还体面的生活一下跌落到了凄凉的下场。
他独自掀起草帘进来,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幸而衾褥还是旧日铺的。尤其是她让宝玉倒的茶,更让人心酸。“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哪里?’晴雯道:‘那炉台上就是。’宝玉看时,虽有个黑沙吊子,却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像个茶碗,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砂壶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太不成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哪里比得咱们的茶。’”
谁能想到,曾经那样挑剔的晴雯,如今会成为这样的样子。在她与宝玉最后一面的交流中,她同样说出了,她至死也想不明白的两个问题。
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大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