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虚拟拥抱可以调节负性情绪,与熟悉人拥抱效果最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虚拟拥抱可以调节负性情绪,与熟悉人拥抱效果最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0018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一项最新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虚拟拥抱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效果,以及不同拥抱对象(物体/陌生人/熟悉人)对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拥抱可以有效调节负性情绪,且与熟悉人的虚拟拥抱效果最佳。

虚拟拥抱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效果

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每位被试需参与两次、间隔至少一天的虚拟现实实验,实验顺序做平衡安排。研究邀约状态—特质焦虑分数较高的女性被试进行显示实验。实验工具包括HTC Vive头戴式虚拟现实套件、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情绪自评问卷等。

实验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情绪唤醒阶段、虚拟干预阶段和结束阶段。在虚拟干预阶段,实验条件下被试与虚拟人物互动,进行1分钟虚拟拥抱;对照条件下,被试看到虚拟人物经过,最终消失。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虚拟拥抱可以使个体的负性情绪显著下降,无虚拟人际交互不能使个体的负性情绪显著变化。主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个体的负性情绪水平在被试回忆后到达顶峰,在虚拟拥抱后显著下降。对照条件下,从情绪唤醒后到实验结束前,个体的情绪变化不明显。


图1. HTC Vive 头戴式显示器、手柄、追踪器与基站


图2. 3ds Max抱枕成品

不同视觉刺激时,虚拟拥抱对负性情绪的调节效果

本研究在研究一的实验基础上,比较不同拥抱对象(物体/陌生人/熟悉人)对负性情绪干预效果的影响,关注不同社会关系对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设立三组实验,让陌生面部虚拟人物、熟悉面部虚拟人物和虚拟抱枕,分别与被试在虚拟空间的化身进行拥抱交互。

研究结果表明,拥抱不同虚拟对象对被试干预效果不同。主观数据显示,三种不同干预下,干预后时间点时的个体情绪出现显著差异,说明处于负性情绪的被试在拥抱不同虚拟对象时,影响主观情绪变化的干预效果不同,即拥抱熟悉人后个体的主观情绪水平显著低于拥抱陌生人和拥抱抱枕实验条件,拥抱陌生人和拥抱抱枕对个体的主观情绪干预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而客观数据结果表明,不同实验处理(拥抱不同对象)对个体生理水平的干预效果一致。

研究结论

  1. “拥抱”作为情感触摸的肢体行为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个体负性情绪;
  2. 相比与无虚拟人际交互,和虚拟人物的人际交互对个体的负性情绪调节作用更佳;
  3. 拥抱对象对个体的情绪调节水平主观情绪水平有显著差异;
  4. 与熟悉的虚拟人物进行拥抱对个体的负性情绪调节效果最佳,与陌生的虚拟人物或者虚拟抱枕进行拥抱交互对负性情绪调节效果次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