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夫妻,打工5年攒下100万:有些人攒钱能力实在太强了
广州夫妻,打工5年攒下100万:有些人攒钱能力实在太强了
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个帖子,讲述广州一对80后夫妻,用五年时间还清20万房贷,全款买下一台十多万的车,还存下了100万存款的故事。这个故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对夫妻有什么厉害的好办法,能攒下这么多钱吧!
不点外卖自己做饭
外卖高油高盐,还不干净,长期吃又贵还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他们家夫妻俩工作日的中午吃饭或用折扣卡,或是带便当盒,孩子在学校吃。晚上会做饭,一家人一起吃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还能吃得更安心。每月除了特别的日子才会下次馆子,这样一笔一笔小钱攒下来就变成了大钱。孩子生日会自己制作生日蛋糕,仪式感满满,孩子也超开心。也会自己制作甜食饮品。
衣服鞋子少买或不买
全家每人每年就只买三五件衣服,最多不会超过10件,他家衣柜里的衣服全都是基础款的,舒服最重要,不会去追求大牌或贵的。孩子的衣服全部是校服,大人就是工作服,其他一些什么小女孩的裙子包包,女主会亲手缝制一些孩子喜欢的款式。在广州日常穿着最多的还是运动鞋和单鞋,每个家庭成员也就是两双运动鞋,四季可穿,舒适又百搭。
在天台上种菜
他们还会把泡沫箱或矿泉水桶放在楼顶天台上,种一些小蔬菜,有黄瓜,小葱,辣椒,茄子,还有西瓜。全程无农药,吃得放心又健康,摘菜的过程更是全家人的乐趣。
出门自带水杯,不买奶茶饮料
出门办事,上班或者在附近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水杯,很多地方都能接到热水,而且使用自己的杯子环保、卫生、方便。全家出门旅行会带几个杯子,保温杯和玻璃瓶, 保温杯里放热水,玻璃瓶里放晾好的凉开水,这样能随时补充水分,就算一整天也不用花一分钱买水。有时候也会自己制作一些酸梅汤,好喝的程度能吊打30块一杯的喜茶。就算孩子想喝奶茶,每月宠幸不会超过两次。
家具家电坏了,能修的自己修
很多人家东西坏了直接扔,而他家的物品,能修就修,修好还和新的一样。比如说沙发底部的横梁断了,座位都陷下去了,周末的时候买了两个角钢围合在断裂处,螺丝上满,完美修复了。还有,冰箱突然不制冷,拆开底部后盖,发现压缩机很烫,但没有正常运转时的震动声,原来是保护器和启动器坏了。后面花了十几块重新购买了保护器和启动器,按照之前的插线顺序插好装回去,冰箱就好了,成本只花了10多块,找人修估计两三百还可能打不住。
日常用品优惠购买
家里各种日用品都会选在平台有活动时购买,如618或双11活动会囤一些。买粮油米面会在购物网站上大批量地买,买菜就是周末赶早,因为工作忙,一周只买一次菜。反正家人都很节省,很珍惜粮食,一点都不会浪费。
不买包包
女主五年都没买过包了,常背的一个帆布包还是她自己做的。她说:名贵的包包也没什么可炫耀的,倒是存款余额能给我随时炒老板鱿鱼的底气。
不报补习班
别人家娃上课外班很烧钱,但他家不给娃报任何课外班,都是自己辅导。其实,很多课外提优班花了很多时间去学,最后能吸收的并没有多少,除了浪费钱,真的一点用没有,只是证明孩子学过,仅此而已。而且,不会的知识在很多网站上就能找到,所以,他们一家省下的补习费用就是一笔大数字。
不给孩子买太多玩具
其实,孩子真的不需要太多玩具,很多大人是有种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的心态。实际上,很多玩具买回家基本不玩,都成了摆设,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多,整理房间、打扫卫生都为把玩具放在哪发愁。所以,他们家俩孩子的玩具很少,除了乐高就是自己制作的,这方面也省了很多钱。说实话,多贵的玩具,都不如与家人一起享受的亲子时光。
不做无效社交
很多年轻人的应酬多,不是同学聚会,就是单位聚餐,说一些违心的奉承话,做一些讨好别人的事,一顿饭下来,人也累得筋疲力尽。而他们一家很少出去应酬,周末不是在爬山就是在图书馆。或是去骑行,打篮球,羽毛球。带孩子乘坐地铁,去河边露营,钓鱼。去当地最好的几所大学参观。
多运动少生病
人一旦生病省多少钱都白搭,因为医院才是碎钞机。第一是保持健康的饮食,第二是多运动。女主说以前每年至少感冒一次,后面坚持运动后,近5年都没感冒过了。
活用信用卡薅羊毛
如果能够好好利用信用卡,是能降低开销并且提高生活品质的。他们一家也是将信用卡玩到了极致。男主有8张信用卡,一些日常开支都用信用卡支付,就会有一些积分,积分可以在全家旅行时在贵宾厅免费吃喝,有时候积分还能换机票,或一些小家电,充值话费。各种APP上还能签到,攒满可以换大米和鸡蛋,有人说一张银行信用卡一年能薅羊毛5位数,你想想,这是拿资本家的钱养自己的小金库啊。
下班就回家
夫妻俩下班就回家,没有灯红酒绿的烧钱局,谁先到家谁先做饭,高效利用时间。全家人吃完饭洗碗的洗碗,收拾的收拾,然后做作业,围坐在一起DIY手工。就这样过着简单而温馨的日子,省下了钱,幸福并快乐着。
文末总结:
这届中年人最大的奢侈,不是爱马仕也不是学区房,而是攒够了钱,就有“随时可以不干"的底气。他们不啃老、不拼爹,用自己的方式攒够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真正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了。当全网都在教你怎么"伪中产"时,他们用五年时间验证了最朴素的财富公式:克制+规划=自由。所以别再说存钱痛苦了,看着银行卡数字坐火箭的快乐,可比拆快递刺激多了。毕竟现实世界,存钱才是成年人最硬核的浪漫,余额是打工人最性感的腹肌,劝你也做个存钱上瘾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