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传统村落 寻文明之根︱诗画瑶寨 古韵悠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传统村落 寻文明之根︱诗画瑶寨 古韵悠长

引用
1
来源
1.
http://3g.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50221/newgx67b7fd21-21755306.shtml

传统村落承载着千年文脉,激发乡村的活力与发展。梧州市重点围绕“保护发展对策、改善民生措施、活化利用策略”三条主线,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特色、内涵和产业发展潜力,结合民俗与建筑做好村落保护、结合工匠培育与技艺促进文化传承、结合品牌塑造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传统村落制定科学保护规划,逐步修缮,并加大力度挖掘村落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利用模式。目前,梧州市共有21个村落列入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2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与山水共生的少数民族聚落——六坪村鸟瞰图

砖瓦房,古香古色,三两成排,错落有致,面朝水流……近日,记者走进传统村落蒙山县长坪瑶族乡六坪村,眼前的每一幢房屋、每一条巷道,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这里的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每座房屋、每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瑶族的传统与智慧。


村落自然风光优美

六坪村建于明朝,依山而建,村落呈弯月形分布,蜿蜒的街巷连接着每家每户。这里的房屋依照古老的风水学说选址:背山向阳,左右青龙白虎,布局严谨。村民的智慧在建筑中得以体现,每座房子与周围的山水紧密相连,仿佛它们生来就属于这里。村中传统民居建筑总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90%。

走在村中,几座古老的瑶族民居映入眼帘,砖瓦结构的房屋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坚固美观。房屋的每一面墙,每一处雕刻,都透露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屋脊、门面、大厅,每一处都被精雕细琢,仿佛讲述着世代相传的故事。那些细腻的雕刻和彩绘,让整个村落充满了艺术气息。


瑶族传统聚落——六坪村

“我们这些房子,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六坪村党支部书记陆盛林说道,声音中充满了自豪与责任感。“这些古建筑不仅仅是历史遗迹,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见证了瑶族的传承。”他望着那一栋栋古老的房屋向记者介绍着,每一座房子都是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而每一条巷道,则是一条通向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古建筑+文化’是我们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的核心。通过修缮这些古建筑,我们不仅保护了历史,还通过这些文化遗产,讲述着瑶族的智慧与情感。”蒙山县文化馆馆长黄晓璐说,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到文化的内核中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传承。


传统瑶族刺绣

在村中的“瑶绣传习所”,瑶绣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盘家凤正熟练地用针线穿梭,一针一线间,鱼的轮廓逐渐清晰。她身穿精美的瑶绣服饰,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这不仅仅是绣花,这是我们的文化。”她话语简洁,“从小就学绣花,做嫁妆,代代相传。现在,我们不仅自己做,还教学校里的孩子们学习瑶绣。”看着她娴熟的动作,旁边的游客不禁感叹:“真是太神奇了,能把图案绣得如此生动!”

今年春节期间,六坪村举办了“传统村落过大年”系列活动,展示和传承蒙山瑶族刺绣技艺。在长坪瑶族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瑶家姑娘爱绣花”,这里的姑娘从孩童时代到少女时期、中年再到白发苍苍无一不会刺绣,经历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瑶绣已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体现出瑶族乡民的智慧与才能。

如今,六坪村的瑶绣已融入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等文创产品设计,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村民收入也逐渐增加,有效助力乡村振兴。2016年,六坪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盘王舞


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古建筑+文化”的结合,让六坪村的乡村振兴焕发新生。通过将这些古老的建筑与文化旅游结合,六坪村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在欣赏古老建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瑶绣、盘王舞、山歌等民俗活动与这些古老建筑共同构成了六坪村的文化景观,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瑶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正如诗中所言:
六坪村里古风长,
瓦屋青石映夕阳。
瑶绣千年传梦远,
乡村振兴开新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