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座谈会在浙江临海召开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座谈会在浙江临海召开
2024年6月6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座谈交流会在浙江临海召开。来自10省14市的城墙保护与申遗工作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明清城墙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展开深入交流。
恰逢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与会人员参加了临海市文化和遗产日开幕式,并听取了相关专家的主题分享。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作主题分享《看不见的风景——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台州学院原副校长王正作主题分享《风雅府城之前世今生》。
申遗交流座谈会由临海市文广旅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曼影主持,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处长熊玉林首先介绍了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推进情况。
随后,来自南京、张家口、石家庄、襄阳、富阳、歙县、寿县、荆州、凤阳等地的城墙保护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动态,并分享了宝贵经验。
临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座谈并发言。
会议强调,各成员单位要继续深入研究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妥善处理城墙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让古城墙焕发新的活力。同时,要完善城墙保护的基础工作,关注国际遗产保护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推动中国明清城墙的保护利用及申遗工作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考察调研了台州府城墙、东湖、恩泽医局等文保单位和临海博物馆、台州府城墙博物馆。
据了解,2006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由南京明城墙牵头,联合西安、兴城、襄阳、荆州、临海、寿县、凤阳、正定、宣化、汀州(长汀)、开封、肇庆、歙县等10省14市城墙。目前形成“8+6”模式:
8城:江苏“南京城墙”、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浙江“临海古城墙”、湖北“襄阳城墙”、安徽“寿县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
6城:河北省的正定、宣化,以及河南开封、广东肇庆、福建长汀、安徽歙县这六座城市的明清古城墙。
“8+6”模式推动了中国明清城墙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