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机房(屏蔽室)建设的国家标准
电磁屏蔽机房(屏蔽室)建设的国家标准
电磁屏蔽室是为防止电磁波泄露和电磁波干扰而专门设计建造的现代化保密防护装置。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屏蔽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屏蔽室的国家标准、组成材料及其主要功能。
国家建设标准
电磁屏蔽室的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保密局和军队制定,具体标准如下:
国家保密局:《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该标准将屏蔽室分为B级和C级,其中C级屏蔽室的屏蔽效能最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用涉密信息系统电磁屏蔽体等级划分和测量方法》(GJB5792-2006)。军标分为B级、C级和D级,D级屏蔽室的屏蔽效能最高。
国防和人防标准:《防护工程防电磁脉冲设计规范》(GJB3928-2000)和《人民防空电磁脉冲防护设计规范》(RFJ-2001)。检测依据为GB12190-2006《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组成材料
电磁屏蔽室主要由导电性材料制成,衡量材料导电磁能力的参数是磁导率,磁导率越高,屏蔽效果越好。常见的普通高导磁材料是冷轧钢板,而且屏蔽体厚度起决定作用。电磁波强度越强,屏蔽材料厚度也要相应增加,现在正常使用的冷轧钢板的厚度为1.5㎜-3㎜之间。
电磁屏蔽机房作用
电磁屏蔽室的主要作用包括:
隔离外界电磁干扰,保证室内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特别是在电子元件、电器设备的计量、测试工作中,利用电磁屏蔽室(或暗室)模拟理想电磁环境,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阻断室内电磁辐射向外界扩散,强烈的电磁辐射源应予以屏蔽隔离,防止干扰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甚至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防止电子通信设备信息泄漏,确保信息安全。电子通信信号会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界传播(即TEMPEST现象),敌方利用监测设备即可进行截获还原。电磁屏蔽室是确保信息安全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