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选学校,还是专业?填志愿记住这四个优先原则!
优先选学校,还是专业?填志愿记住这四个优先原则!
俗话说:“填志愿“三分考,七分报”。考多少分,代表了考生的实力。填报志愿是需要考生的实力与大学的实力相匹配。志愿报不好,即使高分也“白考”!择校菌总结四个优先原则以供参考。
职业优先原则
适合那些职业理想非常明确的考生。例如就是想当老师、或医生、或会计、软件设计师……等等,那么报志愿就应该从这一职业出发。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的职业理想是当英语老师,那么:
- 找出与这个职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即英语专业。
- 找出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学校太多了,怎么取舍?
然后用分数取舍,即重点关注自己的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包括那些可上可下的大学,除此之外,与自己分数不匹配的更高或更低的学校就可以不予考虑了。 - 找出你所喜欢的未来就业或读书的城市。
- 通过优选,进行排列组合。
职业——专业——学校——地域;或者职业——专业——地域——学校。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每个学校第二、三、四等其他专业的顺序填表即可。
其实大多数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脸谱”,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那就先选择合适的专业吧。
专业优先原则
适合以下两类学生:
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欢数学、或物理、或外语、或经济、计算机……等等。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排列组合。如:专业——学校——地域——职业,再根据孩子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进行优选,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分数较低的考生
如果你的分数优势不大,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也就是说,当你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你的学校没有竞争优势,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了。
学校优先原则
适合那些专业特长不明显,什么专业都好,或什么专业都不太好的考生,其实,这样的学生是大多数。
成绩优秀,没有弱科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成绩优秀,没有弱科,总分能上名牌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就要遵循学校优先原则。因为,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是有等级标准的,在招聘时,经常会有单位对毕业学校有硬性要求,越是人人都向往的单位,越是如此。成绩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这样的考生,什么学科成绩都不突出,没有最强的,也没有最差的。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把学校放在首位吧。
当学校与专业不可兼得时,如果能上名校,专业可不必太纠结。因为,学什么不一定就做什么,即专业与职业并非一一对应。
职业、专业、学校均无特殊要求
·地域优先
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这3-4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难怪莘莘学子对自己理想大学的所在地都有惊人相似的排序,高分的同学,可有优先考虑 广州、深圳等热门公办...如果分数优势不大,则可以选择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公办院校,如果确实经济条件好,又想去大城市读大学,不妨考虑珠三角地区的优质民办院校。
所以,越是热点的地方,同类的专业和学校录取的分数就越高。因此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和地域三者都能兼顾、都能满意的考生实在是幸运的,但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时满足的,究竟该怎样取舍呢?还请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参考“四个优先原则”进行排序组合。
广东春季高考大数据
专业分、院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