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大幅流入,沪深300指数迎来长期布局良机
资金大幅流入,沪深300指数迎来长期布局良机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叠加政策不断利好的双重推动,投资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而在这股复苏浪潮中,沪深300指数以其稳健的业绩和广泛的代表性,成为了“国家队”资金的宠儿。
资金青睐:沪深300指数成为“国家队”资金的宠儿
今年以来净申购份额排名前四的股票型ETF均为沪深300ETF,4只沪深300ETF合计新增837.8亿份。(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2.21)
实际上,沪深300ETF在去年便吸引了资金的关注,2023年10月23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今日购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计划在未来继续增持。”
大量的资金流入有利于市场情绪的修复,短期风险偏好有望改善。随着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纷纷入市,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产品因其风险分散、风格稳定、成本较低、机制灵活的特性,或在资产配置策略中承担“基石”角色,有望承载更多的投资需求,配置价值会逐步显现。
估值优势:沪深300指数估值位居历史低位
沪深300指数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代表性指数,涵盖了A股最核心的蓝筹大盘股,这些公司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有望为投资者争取长期稳定的收益。沪深300指数的低估值优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尤为突出,越发凸显出“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2.21
即便沪深300指数在近日“7连阳“后创下年内新高,但其市盈率、市净率、风险溢价等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4年2月21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11.44倍和1.26倍,市盈率和市净率分位数分别处于近10年估值分位数的21.20%和8.50%,估值优势凸显。沪深300指数市净率跌破1.2倍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在2014年5月中旬、2019年1月初以及2022年10月底市净率触及1.2倍后,指数均出现了近20%的反弹。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2.21
在当前利率中枢持续下移的背景下,当前沪深300指数3.30%的股息率,相较于十年期国债2.41%的收益率,已经具备了中长期配置价值。同时,较高的股息率也提供一定投资安全边际。(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2.21)
在市场磨底的过程中,观望资金有望随着积极因素的积累和内外扰动的缓和逐步入场,估值修复行情蓄势待发。
投资策略:小额定投布局沪深300指数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小额定投是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策略。通过在底部区间定期定额低位布局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者可以分散单次投资的风险,在产品净值下跌时积累更多份额,摊低整体投资成本,静待”微笑曲线”的出现,长期投资回报值得期待。同时,定投策略还能帮助投资者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避免盲目追涨杀跌。